透过三经普看我省建筑业发展成就

29.09.2015  12:11

  通过对第三次经济普查建筑业数据进行分析发现,2008-2013年我省建筑业发展成就显著,特点鲜明,总体呈现出企业总量增加、结构改善,实力增强、施工规模扩大、效益和盈利能力提高等特点。

  一、江西建筑业发展取得新成就

  (一)单位数量成倍增长。2013年末,全省全社会建筑业法人单位7110个,比2008年增加4083个,增长1.3倍。其中: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1684个,增加241个,增长16.7%;劳务分包企业33个,减少29个,下降46.8%。资质以外建筑业企业5393个,增加3871个,增长254.3%。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3417个,占48.1%;建筑安装企业955个,占13.4%;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企业2738个,占38.5%。建筑业行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形成了房屋建筑业、土木工程建筑业、安装业、装饰装修业和其他建筑业等门类齐全、行业配套的建筑产业大军。

  (二)企业实力显著增强。2013年,全省全社会建筑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650.0亿元,比2008年增长2.3倍。企业户均资产3727.1万元,比2008年增加1086.3万元,增长41.1%。其中,全社会房屋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1176.4亿元,比2008年增长2.2倍;土木工程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980.6亿元,增长2.5倍;建筑安装业企业资产总计135.0亿元,增长58.3%;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企业资产总计358.1亿元,增长4.3倍。数据表明,企业经营资产不断积累,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三)生产总值再创新高。2013年,全省资质内建筑业法人单位建筑业总产值稳步增长,产值突破3000亿元大关,再创历史新高,完成建筑业总产值达到3471.6亿元。比2008年增长2.4倍。其中,按行业分组中的房屋建筑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27.2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67.0%;按注册类型分组中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私营公司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512.4亿元,占全部总产值的72.3%。以上数据表明,房屋建筑业是建筑业生产中居主体地位的行业,具备较完善治理结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灵活经营的私营企业展现出强大发展活力,成为抢占建筑市场份额的主力军。

  (四)装备水平稳步提高。伴随着建筑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装备也更加精良,施工机械的更新和企业装备水平的提高,使建筑企业如虎添翼,施工能力达到新水平。2013年,全省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3.0亿元,比2008年增长65.2%。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自有施工机械设备18.2万台,增长10.7%;自有施工机械设备总功率443.1万千瓦,增长89.5%;自有施工机械设备净值96.0亿元,增长1.0倍;技术装备率7383元/人,增长3.2%;动力装备率3.4千瓦/人,与2008年基本持平。

  (五)盈利能力有力提升。2013年,资质内建筑业法人单位实现企业总收入3311.9亿元,比2008年增长2.4倍,其中:工程结算收入3290.1亿元,比2008年增长2.5倍;全员劳动生产率30.8万元/人,比2008年增长113.0%;实现利润总额128.3亿元,比2008年增长2.3倍,实现利税总额248.5亿元,比2008年增长1.9倍。企业生产效益继续向好,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六)建筑产品满足不同层次需要。2013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23144.4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881.2万平方米,分别比2008年增长116.9%和126.8%;房屋建筑竣工率51.3%,房屋建筑竣工价值1347.8亿元。其中,实行投标承包面积16753.5万平方米,占房屋建筑施工面积的72.4%。建筑业完成的建筑产品为经济发展增加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改善了人们的居住条件,满足了社会不同层次需要。

  (七)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显著增强。2008-2013年以来,全省建筑业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2008-2013年,江西实施了赣大、武吉、瑞赣、九瑞、永武、彭湖、隘瑞、鹰瑞、石吉、景鹰、萍洪等大一批高速公路的建设;宜春明月山机场新建、昌北国际机场和景德镇机场扩建等工程相继竣工通航;铜九、衡茶吉、向浦、赣韶等铁路(江西段),九江至南昌城际轨道交通等一系列铁路项目相继展开;此外,为了保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电力建设助推江西崛起,先后开工建设了黄金埠电厂、华能瑞金电厂、华能井冈山电厂扩建、江西新能源风力发电等一批电厂电站项目;江西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山口岩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峡江水利枢纽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开工建设;与此同时,还建设了一大批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设施如江西移动信息化新农村建设工程、联通通信枢纽工程、江西移动TD-SCDMA实验网工程,西气东输二线(江西境内工程)、江西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南昌城市轨道交通一号和二号线,江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南昌国际体育中心等一批场馆建设等,进一步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这些涉及民生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工程项目建设都离不开建筑业的参与,同时又推动了建筑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建筑业已逐步发展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

  (八)吸纳大量就业人口促进社会稳定。2013年末,全省全社会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从业人员145.1万人,占建筑业全部就业人口的96.6%;港澳台及外资企业从业人员5.1万人,占3.4%。其中,内资企业中的有限责任公司从业人员59.9万人,占39.9%;私营企业从业人员49.1万人,占32.7%。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内资企业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要渠道,而治理结构相对完善的有限责任公司和经营方式灵活的私营企业则是建筑业行业吸纳就业人口的大容器,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稳定。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资质内企业偏少。2013年末,全省全社会建筑业法人单位中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占全部企业的24.1%;资质外建筑业企业占全部企业75.9%。资质内建筑业企业是承揽工程项目的主力军,资质外建筑业企业是升为资质内企业的后备军,数量上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建筑业行业发展,但资质外企业由于规模小,资质水平、技术、职工素质等普遍偏低,企业资信度不高,综合实力较弱,不具备参与招标承揽工程项目资格,大多只能依靠挂靠,企业维持正常运营困难重重,这给企业管理和安全施工带来诸多隐患,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建筑业行业做大做强。

  (二)企业结构有待改善。2013年末,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占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的98.1%;劳务分包企业仅占资质内建筑业企业的1.9%。从2008年至2013年的5年时间里,新增资质内建筑业企业中绝大多数是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而吸纳就业人口强、具体承担项目建设的劳务分包企业数量不增反降,项目施工所需用工多数是由劳务分包企业进行统筹,企业数量的减少对项目施工进度、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后续承接工程有一定的影响。

  (三)企业负债水平较高。2013年,全省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56.7%,内资企业中的股份合作企业负债率最高为77.1%,其次是国有企业74.6%。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建筑业市场中企业利润相对不高,较高的负债水平必然加剧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资本积累的速度和持续健康发展。承担业务少和管理不善的企业甚至会出现亏损,2013年,全省资质内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中有117家出现亏损。

  (四)企业走出去步伐偏慢。2013年,全省资质内建筑业企业在省外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74.4亿元,仅占全部总产值的33.8%,虽然增长势头较强劲,但规模还比较小。北京、浙江、福建等建筑强省(市)的总产值中有过半以上均来自省外市场。

  三、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做大培强专业承包企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建筑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是走出去,走出去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资质。要切实解决这一问题,关键还是在企业本身,企业只有善于苦练内功,夯实基础,厚积薄发,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和体系,完善相应配套措施,靠管理出效益,改革企业管理模式,加强项目经理管理,减少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益,提升产品质量,创建企业品牌,才能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要善于强强联合,充分发挥企业之间的人才、资金等合力,取长补短,共同做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促进在更高层面上的竞争与发展。

  (二)大力发展和规范建筑业劳务分包市场。劳务分包企业是组织协调项目施工用工的有效载体,而农民工又是建筑企业职工队伍的主体、建筑行业发展的生力军,也是建筑行业发展的根基。发展和规范建筑业劳务分包市场关系到整个建筑业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培育和发展建筑业劳务分包市场,要在政策上给予扶持,支持成立有资质、信用好的劳务分包企业,逐步实现有组织的建筑业用工市场。同时依据相关政策,配套完善建筑业劳务分包市场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劳务分包行为和劳务用工行为,加大用工环节和农民工工资支付的跟踪监管力度,有效保护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合法权益,同时切实做好农民工投诉的受理工作。

  (三)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我省建筑市场秩序体系。要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秩序,强化建筑市场监管水平,加大规范工程招投标制度的力度。继续加强建筑市场规范化、法制化建设,坚决打击违法转包、挂靠行为。严格规范监理行为,切实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营造地域间平等竞争的环境,进一步放宽各地区建筑市场准入限制,改革完善各级政府对建筑业市场的管理方式,促进建筑市场的健康平稳发展。

  (四)加强政策扶持,加快推动我省建筑业发展。一是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改善投资环境;二是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和人才,注重技术创新,加强人才队伍培养,提高企业的竞争实力;三是强化金融支持,加大企业融资力度,拓宽建筑业企业融资渠道;四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出台税收减免或返还等刺激政策,大力提振本地建筑业企业对外拓展的能力和信心,提高本地企业在外省的竞争力。

  (五)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积极开拓两个市场。“走出去”发展战略是江西建筑产业加快崛起的重要突破口。企业只有努力创造条件去扩大发展空间,才能为自已争取到更多的竞争机会,必须牢固树立“别人能进来,我也能出去”的发展思路,一定要充分认识到本地建筑市场总量的局限性,把眼光放宽一些,放远一些,抓住机遇,坚定走出去战略,在市场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要在有效巩固传统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开辟新兴市场,支持比较有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扩大市场份额。通过提高品牌知名度,扩大国内、国际建筑市场占有率。既要立足于国内需求,同时及时掌握国际工程承发包信息,提高境外市场占有率,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2008-2013年是我省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的攻坚期、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提速的跨越期,也是江西加速崛起的大发展时期,这为建筑业行业带来了巨大市场和发展机遇,全省建筑业企业紧抓机遇,苦练内功,奋力拓展,实现了自身快速发展,企业资产积累雄厚,经营实力显著增强,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建筑业行业仍将具有大展身手的好时机。在新一轮发展中,建筑业将为实现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构筑强大的基础,也为建筑业自身的发展赢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