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婚剧”火热荧屏 80后观众不爽“被消遣”
《我的儿子是奇葩》剧照
近日,电视剧《我的儿子是奇葩》在几大卫视热播,使“逼婚剧”再次成为观众热议的话题。在类似的电视剧作品中,父母急盼儿女成家而做出的种种“逼婚”举动在捧腹之余,也有适婚者、主要是80后们质疑:如此消遣他们的经历,令现实压力更大。
在近几年的国产“逼婚”题材电视剧中,不乏《大女当嫁》、《大男当婚》等“逼婚剧”的经典之作,去年底播出的《咱们结婚吧》中也包含了大量父母对孩子婚恋问题担忧和催促的情节。
由于这类题材正好切中了当下年轻人在婚恋中遇到的某些问题,播出时都能掀起一阵收视热潮。父母们往往会把这类剧作为“宝典”,从中学习实用督促方法,还会把剧情当做谈资来“敲打”孩子;而不少正在经历被“逼婚”的年轻人,除了在剧中寻找精神共鸣,也会在无形中感到更大的压力。
虽然“逼婚剧”取材于生活,但其中的一些“逼婚”手段却与现实大相径庭,故事非常离奇、情节过于跌宕、人物表现极端。经历婚恋难题的人们或是被打造成“恨嫁女”“恨娶男”,或是被塑造为表现怪异的“奇葩”。
“年龄老大不小、恋爱缺乏技巧、没有结婚目标、相亲没完没了”已经成了“逼婚剧”的基本套路。剧中父母满心期盼、苦口婆心,儿女们满心无奈、无的放矢,相关人物煽风点火、力促姻缘。“逼婚剧”往往都被演绎成喜剧甚至闹剧,在一些观众看来,如今的“逼婚剧”以过分娱乐化的方式来消遣他们正在经历的烦恼,不仅让自己压力更大,对即将步入适婚年龄的观众也不是一个好的参照。
长春理工大学教授卜长莉认为,婚恋难其实不仅仅是一个表面现象,其背后折射出当代中国家庭存在的种种困惑,仅仅以“逼婚”对这些问题简单地娱乐化处理和夸张化的表现,恐怕无助于观众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良好范本。“逼婚剧”要想发挥“真善美”的价值引领作用,需要调整姿态,回归到正常的轨道上来,摒弃强硬、媚俗、夸大的表现手段,以合理、积极、充满正能量的面貌面对观众,变“逼婚”为柔性引导。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