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昌大学遇到你 敬一丹做客前湖之风周末讲坛
本网讯(学生记者刘晓霞)人生的每次选择都是一种“遇”,而人生的每个转折同样是种“遇”。11月29日晚,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焦点访谈》原节目主持人、第一、二、三届全国十佳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获得者敬一丹做客我校“前湖之风”第169期周末讲坛,与众学子分享她人生各阶段的“遇”,以及在央视工作的点点滴滴。
南方的冬日夜晚,难免裹挟着冷风,然而这并不能消退学子们对“遇到”敬一丹的热情。为了“遇到”偶像,不少同学提前几个小时到场外排队等候,讲座距开始还有一小时,现场就已座无虚席。许多学子为了聆听敬一丹的讲座,目睹荧屏偶像的风采,在没有剩余座位的情况下,坐在前面地上或站立过道两侧。
遇到央视
敬一丹回忆说:“我们那个时代真是很缺少选择,所以我对‘遇’有特别的理解。”回望27年央视职业生涯,敬一丹用一个“遇”字概况,似是轻描淡写,却是岁月沉淀。
敬一丹进入央视,是一个很波折的过程。在她10岁时的一次偶然机会遇到了话筒,从此就跟播音主持事业结缘。然而敬一丹的主持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在北京广播学院面试的时候,她的东北话特别重,当时根本分不清普通话和东北话的区别,自信心严重受挫。但经过一次次的练习和努力,有了巨大的进步和突破。
遇到焦点访谈
“做广播是一种遇到,做电视也是一种遇到。”敬一丹曾担任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感动中国》、《东方时空》、《声音》、《新闻调查》等栏目主持人。
在提及在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焦点访谈》的时候,她感触最深的就是把“舆论监督”从一个生词变成一个熟词,那个时候“舆论监督”对公众来说都是新鲜的,《焦点访谈》可以借助舆论帮助老百姓解决问题,它让国人接受了舆论监督的力量。而通过在黄金时段播放《焦点访谈》栏目,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力量,是敬一丹深感欣慰的,而且有种职业荣誉感。她还说,《焦点访谈》有很多反舆论的力量,这需要我们有“韧性”,在坡谷依然有对坡峰的期待,在受挫的时候,要学会整装待发,重新打起精神。
遇到公益
2015年4月27日,敬一丹度过了60岁生日,4月30日,她最后一次主持《焦点访谈》,5月1日正式退休。 敬一丹在今年退休后,给自己定了一个30年的计划:和女儿去支教做公益事业。
敬一丹有缘遇到了“美丽中国”这样的公益组织。“看到教育资源不均衡,很多人会抱怨和感慨,而有些人却付出了实际行动。”敬一丹分享她遇到了几个去云南支教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和努力,让大山里的孩子有了孩子的模样。支教的老师教孩子们唱歌,半年的时间让只会唱一句国歌的孩子能够在镜头前唱《天空之城》,歌声给孩子们带来了快乐,孩子们的行为举止都有了变化,脸上也有了属于孩子的笑容。
遇到南昌大学
敬一丹鼓励青年学生们多出去体验生活,还与曾参与支教的现场学生交流了支教的感受和感悟。敬一丹说:“支教给孩子带入的是一个世界,孩子的笑容就是意义。总有一种力量,能让我们看到生活的本来面目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在互动环节,在场的新闻和播音主持专业的学子向敬一丹提出有关未来职业选择的问题。敬一丹建议学生要多利用假期实习,现在的世界瞬息万变,要多出去走走。敬一丹给“前湖之风”周末讲坛题词:“有风,有活力!”
敬一丹与我们一起回望她所走过的弯弯曲曲的路,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让我们也跟随自己的脚步,向我们所遇到的一切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