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美好:教育应该拒绝家暴

04.08.2015  10:10

  据报道,深圳罗湖桂园7岁女童莉莉(化名)因偷钱被母亲殴打,送医时瞳孔放大、呈昏迷状态。经过紧急抢救,莉莉存活希望比较大,但仍处于昏迷状态,目前正在重症监护室。罗湖警方表示,其母已经被控制。

  事件报道之后,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同情,可是,让人觉得悲凉的是,很多家长支持暴力惩罚孩子,只是责怪案件中的母亲下手太狠。

  一直以来,受到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不打不成材”、“棍棒底下出好人”等的影响,打骂式的体罚教育成为不少父母的选择。然而粗暴教育不仅不会让孩子更听话,反而会导致孩子成长中性格扭曲,留下心理阴影,国外的研究也证明年幼时遭受家庭暴力的孩子成年后往往更具有暴力倾向和反社会的行为。

  笔者认为,遇到孩子频频犯错不听话,家长的情绪难以控制。对于脾气比较急躁的父母,可以给孩子适当的体罚。家庭暴力和体罚是两个不尽相同的概念。如果说适度体罚在保持其教育功能的前提下,可以偶尔一用,那么家庭暴力就绝对要远离儿童。至于可否体罚,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绝对化。我认为,要视情况而定,比如:在非体罚不能奏效的孩子身上,出现了非体罚不能解决的问题,家长就不能手软。假如遇到这种情况,大人还是一味地哄劝、说服、教育,那是无异于迁就。

  法国教育家卢梭曾就在其名著《爱弥儿》中写道:“最好的教育就是无所作为的教育!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人的心灵,帮助人发挥了潜能,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

  之前笔者看过一本育儿书籍《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文中专门讲诉了家暴的危害。孩子犯错,肯定有一定的根源,家长应该尽可能的了解错误的“背景”,给孩子指引正确的“思维”解决方式,只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孩子才能有实质性的进步。

  笔者认为,面对教育,应该拒绝暴力教育,以暴力方式对待实不可取。作为家长要改变居高临下的教育观念,应该学会俯下身子来与孩子沟通和交流,学会尊重孩子,将暴力转为爱,耐心去引导孩子,莫让家庭教育变成家庭暴力,让孩子在充满爱的谆谆教导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