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设立儿科发展专项补贴资金

11.03.2016  22:22

  当前,我国各地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儿科医生荒”。一方面后备人才不足,另一方面工作辛苦、薪酬低,很多人不愿当儿科医生。3月8日,全国政协常委、省政协副主席郑小燕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议各级财政设立“儿科发展专项补贴资金”,提高儿科医生待遇,增强儿科吸引力,有效缓解“儿科医生荒”。

  儿科医生后备人才不足,但需求却在逐年攀升,2014年儿科门诊人次已超过2亿,儿童专科医院门急诊常年爆棚、综合性医院儿科患儿扎堆现象已经成为常态,儿科医生加点加班、带病上岗也是家常便饭。郑小燕表示,业内流传的“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道出了儿科医生的心酸和无奈。

  少年强则国强。儿科医生肩负着三亿未成年人健康的重任,儿科医疗服务关系着整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郑小燕说,“随着全面放开二胎政策的实施,儿科医生荒现象将更加严重,我们必须直面这个严峻的现实社会问题,尽快尽全力弥补和挽回。”郑小燕表示,促进儿科医疗服务体系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医疗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人才培养、医疗服务价格、绩效薪酬、医保、人事薪酬等相关保障政策,核心仍是儿科医生这个主体。建议各级财政设立“儿科发展专项补贴资金”。专项补贴资金可分为以下几块:岗位特殊津贴、门诊与病床位补贴和培训补贴。”希望通过设立“儿科发展专项补贴资金”,能够切实增强儿科岗位吸引力,改变儿科的边缘化地位,提高现有儿科医生服务热情和工作效率,扼制人才外流并逐渐吸引人才回流,增强高校培养儿科人才热情,逐步完善我国各级儿童医疗服务体系,满足日益增长的儿科医疗服务需求,让祖国的“花朵”们健康成长。 (王磊)

让协商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
  “培育‘赣事’好商量品牌,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上,政协新闻网
解决烦心事 笑迎高铁来
● 本报记者 熊灵 通讯员 曾志明 谢建春 政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