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难浸铀矿生物浸出技术”专家咨询会在南昌举行

28.07.2015  18:09

      7月24--26日,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难浸铀矿生物浸出技术”专家咨询会在南昌举行。中南大学邱冠周院士、省科技厅卢福财副厅长和我校柳和生校长应邀参加会议。来自中国核工业地质局、中国五矿集团、核工业北京化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长沙矿山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四川大学、中核韶关锦原铀业有限公司、中核抚州金安铀业有限公司、中核赣州金瑞铀业有限公司等单位的17位特邀专家,以及我校铀矿生物冶金科技创新团队成员参加了本次咨询会。

      柳和生代表学校致辞时指出,我校始终坚持“服务国防科技工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办学定位,通过推进科研平台建设,加强国际国内合作交流,稳步提升科研水平。以副校长孙占学教授领衔的科技创新团队承担了一批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863课题和国防科研项目,在铀资源开发领域取得可喜进展,但还有许多问题要向各位专家请教,希望各位专家不吝赐教,帮助我校在该领域取得不断的进步。

      卢福财在讲话中指出,江西具有良好的铀资源秉赋条件,探明铀资源总量约占全国总量的30%,是我国重要的铀成矿区,同时也是天然铀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对保障我国铀资源的可靠供给,责任重大。具有核工业、核地学特色明显的东华理工大学,长期致力于铀资源勘查与开发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东华理工大学“铀矿生物浸出技术”科技创新团队,在上级有关部门和各位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一系列铀矿微生物浸出关键技术的协同攻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对推动生物绿色环保的生物湿法冶金技术在铀矿冶领域的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但由于我国铀矿石成分复杂,提取难度很大,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恳请各位专家多加指导与帮助,江西省科技厅也将一如既往地给予大力支持。

      孙占学在会上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和基本概况,重点汇报了“铀矿生物浸出技术”科技创新团队概况、研究主要进展、下一步重点发展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团队成员李江、刘亚洁和刘金辉分别就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高氟低硫、砂岩型铀矿生物浸出技术研究进展以及存在问题进行了专题汇报。
      与会专家学者从各自的专业特长对铀矿生物浸出技术领域存在问题及下一步科研方向等方面各抒己见,就微生物堆浸产业化技术攻关、堆浸工艺参数的优化及规范、微生物地浸新技术的研发、铀矿生物浸出动力学模型和定量化研究、铀矿尾渣资源化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会议结束后,与会专家来到我校南昌校区有关重点实验室进行了考察指导。
      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及我校科技处、水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有关负责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图/饶军  文/王学刚)

 

责任编辑:刘顺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