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女孩连续被骗3部手机:不再相信陌生人
东南网1月7日讯 (记者 廖庆升) “爸妈,我再也不相信陌生人了。”手机第三次被陌生人骗走后,已上初中的14岁女孩小娟,前晚对爸妈说。当天傍晚,有陌生人以手机丢了要打电话为由,向小娟借手机。被骗过两次,但一直被父母教育要助人的她还是把手机借了出去。可转眼间陌生人不见了。面对女儿的遭遇,陈先生夫妇哑然了,他们也在思索,如何才能让女儿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行为淡然处之,又能保持自己的善良本质。
教女儿要礼让可开车总被加塞
陈先生说,自己和爱人都是老师,女儿出生后,夫妇俩都希望她是一个礼让、懂得分享和帮助别人的人,教育时尽量往这方面引导。陈先生说,自己喜欢用实际行动来教育孩子,例如女儿在车上时,就会开得特别慢,遇到有人过马路一定会提前减速。
不过,女儿也注意到:常常有车加塞到父亲的车子前,甚至加塞成功后还故意急刹车。“我们礼让,却成全了别人的随意加塞,这有意义吗?”被加塞多了后,小娟常这样问。陈先生说,除了回答“对的,就要坚持,不要被别人影响”外,似乎也想不出更好的措辞。
教女儿要分享却常遭遇不分享
学会分享,这是陈先生反复灌输给女儿的。小娟也确实喜欢把东西分享给小朋友,如果有朋友来家里,吃的、玩的无不全部贡献出来。在学校里,她也不吝啬地将物品和同学分享。
并非所有人都同意这么做。有时候小娟去别人家做客,喜欢上一类东西,对方的孩子怎么也不会舍得给,学校的同学也是如此。“我都是把好东西全部贡献出来,他们却总把好东西留给自己。”小娟说,如此不对等的分享,自己已经不想坚持。
教女儿助人手机却连续被骗
陈先生夫妇都是本土一家公益组织的义工,从小娟懂事起,就带着她多次到乡下走访家境贫寒的学子,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例如带些衣服给他们。
在潜移默化中,小娟也喜欢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别人,如在小区内陪小朋友玩、帮老人们提东西。她说这么做,自己挺开心的。
不过应对骗子,小娟还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前年3月,她的第一部手机被人以打电话的名义骗走。去年5月,小娟再一次被骗。这一次,已经是她第三次丢手机了。
陈先生夫妇告诉女儿,这个世界上不可能纯洁到所有人都是好人,不能因为偶尔遇到坏人,就否定自己的善良本质。不过对于父母的看法,小娟说自己很矛盾也很动摇。“我以后还能相信陌生人吗?”这是小娟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