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都市报:“过节不收礼”,本该是公务员的职业常态

11.01.2014  13:18

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XXX”,这句洗脑的广告词,曾经长回旋在荧屏。单从广告效应看,这种洗脑营销非常成功。我们记住这一信息,是因被数年如一日“单曲循环”反复灌输的结果。但有些送礼,并未见这么大张旗鼓的宣传,为何还是让当事人觉得收礼天经地义,否则就有严重心理落差?

比如昨儿一条“收礼”新闻,对比着看,就颇有意思——“调查称‘禁令年’,近8成公务员未收礼”,“部分公务员因整风‘禁令’考虑离职”。关键词拼接一起,大概就表达出稍完整的意思:因为从年头刮到年尾的“整风禁令”,公职部门油水锐减,部分公务员萌生退意。

这当然是粗线条的逻辑串联,或有简化事实之嫌。可对比新闻,大致脉络也确是如此。而且,公职消费受限,福利缩水,“公务员越来越不好当”的感慨也并非首次提出。现在年底,回首盘点所谓禁令年全年“收成”,与往昔“招财进宝”的各种显性或隐性福利收入相比,自然显得寒酸。不平之心,离退之意,自是难免。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也是常情。与之前那些采购苹果产品当U盘,土豪金用惯了的主儿,今日却面临,超标豪华座驾被公开拍卖,稍微“高大上”一点儿的馆子都不敢进,这样的憋屈,任谁都能理解。

官越来越难当”,只是政治文明和社会发展必然要求。谁也没规定过公务员就该高人一等,就该待遇优渥。更别提往年风光的各种“三公”福利,“双轨制”红利了。去年,反腐再次动真章,全年不少大小贪腐官吏落马。所有一切都表明,那个靠公款滋养的旱涝保收的时代,一去不返。

尽职只是底线,收礼更是奢谈。“过节不收礼”本该是公务员宣传词,还想着以往年“丰收”景象来衡量公务员待遇,该醒醒了。高官高管,勤政廉洁,是唯一出路,热衷“公考”的青年,或已入体制的基层公务员跳出思维桎梏,回归活力社会,亦非坏事。


官方微信

人民微博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