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文:配“剪刀”的公益广告还是取消为妙
公共场所“禁止随地便溺”用图标如何表示?近日,武汉地铁4号线站内的一栏宣传画给出答案:在小便男子旁,配了把大剪刀。随即引来不少网友的围观和吐槽。昨日,图标设计方表示,这只是一种幽默有趣的网络化表达,并无恶意。(5月6日《楚天金报》)
何谓公益广告?在《论公益广告的社会价值》中的释义为:“为公益行动、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的,它是以推广有利于社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思想意识为目的的广告传播活动。”虽然对于公益广告的解释还有多种,但大同小异,都是为了宣传真、善、美,提倡公众应该普遍遵守的公共道德准则。在地铁线内大肆宣扬公益是值得褒奖的,可若是广告本身就有违公德就应该打板子了。
比如,报道中所指的对“禁止随地便溺”的宣传,“在小便男子旁,配了把大剪刀。”虽然设计方表示“并无恶意”,但其内涵却是一目了然:禁止便溺,违者剪掉。幽默也好、低俗也罢,都超出了公德的标准。这使我想起了过去的一些计生宣传标语,“该流不流,扒房牵牛”、“该引不引,株连六亲”等,虽是如此宣传却也不会真的有人去扒房、更未见株连了什么六亲,但其极端的冷漠、生硬仍令我们为之反感而渐渐被取消、淡出了视野。返回来再看这“剪刀”广告也如此,虽然即便是有人不顾颜面、蔑视公德而公然随地小便,也没有人敢去把其“作案工具”剪掉,若说让人觉得幽默想来有些牵强,倒是觉得它像曾经消失的极端计生标语一般冷漠、生硬。
虽然我们中的一些人确实缺少公德心,在公共场合随地小便的也不乏其人,做“禁止随地便溺”的公益宣传确也必要,可为什么非要采取如此恶搞的方式呢,为什么硬要把低俗当幽默呢?此种恶搞只适合朋友间的玩笑,这种宣传也只适合长辈对小孩子的“威吓”式规劝,拿到大庭广众之下、让其堂而皇之地混迹于公益广告,是否幽默、恶搞过头了?而所谓的“网络化”也不适于在人潮涌动的车站内“普及”。
其实许多地方“禁止随地便溺”的广告还是很温情的,大可拿来借用,比如把“剪刀”换成一个叉号或者打上一条斜杠,劝告意味依旧明显。公益广告要突出主题、宣扬真善美、触动公众心灵、承担社会责任,目的在于对公众进行教育引导、传播健康向上的精神力量,提高公民素质,引领文明风尚,达到规范公众行为的目的。如果创新也要遵循品位高雅、幽默适度的原则,而不能把它变成是恶搞、低俗,以免污了公众的眼睛。此般配“剪刀”的公益广告还是没有为好、取消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