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采取“四个一批”做法 安置残疾人就业

22.07.2014  16:42

  宜春市残疾人就业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十二五”发展纲要为工作目标,采取按比例就业安一批,扶贫基地扶一批,公益性岗位录一批,集中就业帮一批的做法,全市共实现就业人数24280人。

  宜春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使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大为改善,赢得了广大残疾人及亲友的好评。宜春市先后出台了《宜春市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责任分工的通知》、《关于规范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宜春市残疾人创业信用担保管理办法》、《建筑安装行业缴纳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按工程总造价1.5‰的比例征收》等一系列促进残疾人就业的文件。从制度上保证了残疾人就业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一是按比例就业安一批。我们抓住江西省政府令(182)号颁布实施的有利契机,坚持以安排残疾人就业为目的,以收取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为手段,鼓励用人单位安排残疾人,并与之签订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费。对未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单位,加大执法力度并收取就业保障金,为推动残疾人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几年,我市录用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残疾人就有10余名之多。张润平、李翼两聋人先后考入北京联合大学,毕业后,几年都未找到接收单位,他们父母均先后到信访局、市政府、残联等部门上访,要求安排工作,后经政府协调,两人均安排在宜春市特殊教育学校。盲人宋思清2012年在长春特教学校毕业后即安排在宜春市职业技术学院。

二是扶贫基地扶一批。我市2012年下发《关于规范农村残疾人就业扶贫基地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基地的审批条件、申报程序、报批材料、管理办法、考核奖惩都作为明确的规定。据统计我市共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46个,安置残疾人295名,带动和辐射残疾人及家庭356户。对残疾人扶贫基地我们在争取省残联扶贫基地款项同时,市本级从残保金中按年收缴的10%用于扶持残疾人基地,已扶持残疾人基地近100万元。上高锦江石湖种养殖业基地,为残疾人种植蔬菜提供大棚、菜苗并回收,增加了残疾人的收入。

  三是集中就业帮一批。我们认真落实宜春市《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残疾人个体就业和集中就业的优惠扶持措施得到了有效落实。工商、税务、城建等部门对残疾人证办理税费减免,经营场地等方面都给予了倾斜,据统计,全市共有2000多名残疾人在福利企业就业。丰城市废旧回收加工企业共有福利企业6家,安置残疾人500多名。对集中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我们一是积极争取省扶贫贴息贷款的支持;二是利用我市残疾人信用担保机构平台的作用,为残疾人福利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中心城区袁州区在城市繁华地段设立五个残疾人擦鞋点,共安置残疾人25名。他们同意着装、统一工具,成为城市一道靓丽风景。

  四是公益性岗位录一批。一是残疾人专职委员、农家书屋残疾人图书管理员、残疾人康复辅导员、就业指导员,我们都全部经个人申请、组织考试、择优录取,聘用签协议的方式进行录用,全市共安排公益性岗位1851人;二是结合就业援助月活动,在残疾人招聘现场动员一些事业单位预留公益性岗位,如环卫、园林、图书档案等,仅2013年残疾人就业援助月招聘现场上述单位就录用残疾人15名。万载县鞋帽针织有限公司今年五月在招聘月活动中,一次性地安置残疾人6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