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永川棚户区改造:告别忧心屋搬进幸福房
中新网重庆8月25日电 题:重庆永川棚户区改造:告别忧心屋搬进幸福房
作者 刘相琳
“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严重的时候只能在家里再搭个小屋避雨。”63岁的棚户改造区居民李学禄回忆说,居住在棚户区的30年,是她印象深刻的一段辛酸记忆。
李学禄的家在重庆永川区。永川是近年来重庆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最快的区域之一,当地的棚户区主要包括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自建住房,以及在计划经济时代企、事业统一搭建的集体宿舍。随着企、事业单位改制,部分企、事业单位发生了关、停、并、转等情况,一些集体宿舍所隶属的单位效益不好,没有足够的资金来维修,甚至出现质量问题也没有人管理,长年累月逐渐沦落为棚户区。
李学禄是原永川蚕茧公司家属楼的住户,蚕茧公司家属楼修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时间久远房屋破旧,一家5口人挤在约75平方米的房屋内。“冬天还好,夏天简直没法过。”李学禄告诉记者,由于是老旧房屋,楼内电路和水路都是上个世纪的标准,老锈的水管从未停止过滴水,遇上下雨天,楼上的水更像瀑布一样。盛夏时,家中也只能开电扇,一用空调就跳闸。在过往岁月中,当地大多数居民对住进舒适的楼房没有概念,甚至在他们眼中住楼房几成奢望。
棚户区不仅住房密集,而且基础配套措施不齐全、治安和安全隐患大,也是低收入者聚地。“脏”、“乱”、“差”是棚户区环境的真实写照。帮助棚户区居民较快地解决住房困难,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让所有人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成为永川政府在办好民生实事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2010年,永川启动了对李学禄所住片区棚户区改造,共改造237户,拆迁14795.57平方米,改造后还产面积22020.13平方米。往日的辛酸让李学禄更懂了如今的“珍惜”,如今李学禄一家搬进了100.7平方米的电梯楼内,房屋装修得很漂亮整洁。李学禄告诉记者,搬了新家以后,再也不担心水电的问题,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好多了,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棚户区改造不仅能使千百万困难群众告别“忧心屋”,更能实现建设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中共永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震介绍说,作为重庆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主战场,永川不能一边是高楼林立,一边是棚户连片。棚户区改造作为破解城市二元结构、提高城镇化质量的关键抓手尤为重要。
陈震说,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公司开发”的模式,永川2015年又启动了4个城市棚户区改造项目,包括氮肥厂家属院、萱花旅社、火车站、桂山公园四个片区,总投资约40亿元,拆迁改造住宅和非住宅1800余户,解决这些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
永川区城乡建委负责人说,棚户区改造中最困难的就是拆迁。在改造前,工作组将深入开展拟改造片区调查摸底工作,了解片区居民改造意愿真实情况,掌握房屋户数、面积、人员、改造范围等基本情况,并组织拟改造片区居民成立自主改造业主委员会,业主代表与投资企业就房屋拆迁补偿、改造方案等要求进行协商,共同推动棚户区项目的实施。
在项目改造建设中期,工作组将建立项目建设“一对一”责任制、一月一研究、一月一通报、工程进度倒计时等制度,每个项目由区建委班子成员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强力推进,每月定期会同规划、国土、街道办事处等相关部门召开专题研判会议专题研究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定期通报项目进度,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质量、速度和效益。
在永川萱花旅社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见一台大型旋挖机正在钻孔,数辆大型挖掘机在施工方的组织下,正加紧除渣运土,工程的基坑护壁施工也正在有序展开。该片区改造工程项目负责人介绍说,项目进展顺利,目前正在进行土石方施工,当前正在实施抗滑桩和挡板施工,根据工程进展情况,预计2016年6月实现主体工程竣工,棚户区居民住进新房的愿望很快就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