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重视但无需放大太原爆炸案的意义
6日早上在太原市山西省委附近发生一起爆炸事件,造成1人死亡和1人重伤7人轻伤。警方在爆炸现场发现钢珠、电路板等物,初步判断爆炸系人为制造。
进一步调查需要时间,但社会大概应对这类爆炸案抱以就事论事的态度。一方面给予高度重视,实事求是对事件进行定性。同时无论事件的真实性质是什么,我们都无需放大它的意义,让事件制造者感觉他有多么了不起,做的事情多么“惊天动地”。
恐怖袭击或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大都以制造尽可能大的影响为目的,而这种影响不仅取决于事件本身的破坏力,还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应对它们的方式。
很多现代国家都在投入巨大力量防止极端暴力事件发生。但现实是,完全防住它们又是不可能的。当袭击事件最终还是发生了的时候,国家和社会的理性态度应是一方面承认并接受反恐反暴力的努力不是万能的,一方面冷静查找没有堵住事件发生的具体漏洞,将注意力更多集中在社会综合治理的具体改进层面上。
舆论最要避免的是在出了具体事后散布惊慌和悲观,仿佛一旦出极端暴力事件,整个社会都出了大问题。这恰是极端分子所追求的效果。极端分子很愿意他们做的事被拔到政治高度,赋予一堆意义,如果政府和社会都这样做,就会让他们感到自己的出手“没白干”。
我们要想方设法防止出极端事件,但真出了,我们决不能怕,也不应向维稳机构施加“不许出任何事”的过大压力。这些压力会部分转化成极端分子挑战社会的能量,他们的力量本来非常弱小,但现在全社会却要看他们的脸色,因为这个社会是否是“稳定”的,得要取决于他们的一念之差或一个行动。
中国社会再也不像计划经济时代那样单一,我们早已跨入复杂社会时代。境外的现代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在被国内的极少数极端分子慢慢学过来,这些坏东西就是从中国向世界打开的窗户飞进来的苍蝇。
只要我们摆正态度,不把暴恐事件的“影响”看得高于一切,一些低概率发生的极端事件就会失去额外的心理冲击力。极端事件的“大小”将主要以它的实际破坏力衡量,而不再取决于给它做什么样的定性。
发生极端事件后,常有人呼吁探寻“深层次原因”。其实中国社会目前的一些深层缺陷都已清楚,出不出极端事件,解决它们都是中国发展改革的坚定使命。在围绕极端事件的特殊时间点上把这些问题搬出来大规模“反思”,既无助于实际推动它们的解决,也有可能给极端分子发出错误信号。
中国需要成熟应对恐怖主义和个人极端暴力行动,严防重打,同时不隐瞒也不夸大它们。对各种极端分子来说,应当是他们怕我们,而不是我们怕他们极少数人。当他们付诸行动时,我们被殃及的概率极低,而他们灭亡的概率几乎是百分之百。
中国这些年又多了一种犯罪,这就是实质。我们真正重视并认真应对它们便是。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