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神探”黄玉涛
黄玉涛是南昌铁路局萍乡工务段一名普通的钢轨探伤工。在二十三年的探伤生涯中,他二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业务,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任何钢轨伤损都难逃他的“法眼”,在工作中从未发生过伤损漏检现象。截止目前共计发现各类钢轨伤损5900余处,防止铁路行车事故9起,并在铁路总公司、南昌铁路局探伤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是钢轨探伤行业中名副其实的“神探”。是什么力量支撑他二十三年的平凡坚守,笔者有幸走进了他的心路历程。。。。。。
“要干就干出一个样子来”
钢轨探伤是一个专业性非常强的工种。有这么一句行话:要成为一名基本合格的探伤工至少需要现场两年的磨练,而要成为一名真正优秀的探伤工却需穷尽一生的努力。1990年4月份,从未接触过钢轨探伤的黄玉涛改行成了一名探伤工。自此他暗暗下定决心:要干就干出一个样子来。为尽快提高业务水平,黄玉涛就像干涸多年的海绵,在探伤知识的海洋中如饥似渴汲取着每一滴养分。白天,他利用作业时间和工休时间拜师学艺,遇到问题虚心向老师傅请教直到弄懂为止;晚上他书不离手挑灯夜读,不断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弥补现场探伤经验的不足,黄玉涛还经常利用双休日一个人躲在班组的练兵房内,从仪器测试到探伤灵敏度调节,从探头位置的调整到伤损波形的分析,他总是不厌其烦反复练习琢磨,逐步摸索出一套探伤经验和作业手法,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2011年7月,南昌工务段根据沪昆线SC325提速道岔伤损病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可动心道岔长心轨翼轨轨头轨底特殊部位探伤”的要求。这在铁路总公司还是首次,无任何经验可借鉴。黄玉涛作为QC攻关骨干成员全程参与了探伤工艺、作业手法、检查程序的探讨研究,与同事们一起制定了一套比较完善、可操作性强的作业检查方法。事后黄玉涛在实际的探伤检查中曾6次发现翼轨轨头核伤,为铁路安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黄玉涛先后取得了探伤技师、无损检测Ⅲ级工、铁道部钢轨探伤仪检定员等资格,还担任了班组长,带领同事们发现防范了多起安全隐患,成为探伤行业的领头雁、佼佼者。黄玉涛自创的“翼轨核伤校对法”、“螺孔裂纹检测法”还作为全段探伤教学教材被广泛应用,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从此同事们对他刮目相看,个个竖起大拇指赞不绝口。
从2009年开始,南昌铁路局职教处聘请黄玉涛担任全局探伤培训的授课老师,为全局的探伤行业培养专业人才近300余人。自此黄玉涛就像脱缰的骏马在探伤行业的无垠原野上驰骋奔跑。
“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更有你的一半”
黄玉涛家住新余市分宜县。工作23年就跑了23年的通勤,平常对家人的照看少之又少。然而忠孝不能两全。黄玉涛把对家人的思念与愧疚全部化成了对工作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2002年、2007年三次获得段、江西省青工探伤竞赛第三名;2007年、2009年获得段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获得原铁道部探伤竞赛第四名;先后六次获得路局优秀探伤工称号;先后九次排查出严重影响行车安全的钢轨病害;2013年先后获得段、路局探伤技能竞赛第一名。
2004年10月21日,是黄玉涛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由于老父亲心脏病突发病情严重,家人多次催促赶紧回家见一面。当时正值防断关键时期,班组人员紧张,远在鹰潭的他实在脱不开身。等到下班匆忙赶回去时,老父亲已含恨而去。跪在老父亲身边黄玉涛泣不成声,只有在心里祈求父亲原谅自己这个不孝之子。
自从2013年6月份报名参加段探伤技能竞赛后,虽然新余分宜近在咫尺,然而为了自己的探伤梦想,黄玉涛也很少回家,全身心投入到比赛的各项准备工作中去。这时68岁的母亲由于双眼视网膜发炎基本失明,生活不能自理。爱人一边上班一边照顾老人和年幼的孩子,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即便这样爱人还时不时叮嘱丈夫安心工作,不要牵挂家里。
2013年9月4日至7日,江西省“振兴”杯第九届南昌铁路局职业技能竞赛在赣州如期举行。黄玉涛凭着扎实的功底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全局探伤技能竞赛的桂冠。当他把这一喜讯告诉爱人一起分享时,才知由于母亲病情恶化正在广州住院准备动手术,爱人怕影响他的比赛才没有告诉自己。
“守护好铁路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
探伤工号称“钢轨医师”,常年在外早出晚归检查钢轨伤损,风里来雨里去,条件艰苦,生活没有规律。这种苦行僧的日子黄玉涛一干就是二十三年。萍乡铁路工务段管辖的每一寸钢轨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我们的工作,是通过探伤仪‘透视’进钢轨内部,检查出那些肉眼看不到的损伤点,寻找伤损发展规律,及时更换新钢轨,从源头上保证火车运行安全。”黄玉涛说,一节火车车厢重达70吨,每经过一列火车,就有近3000吨的重量在钢轨上碾压,时间长了,钢轨内部会产生细小的裂纹,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置,裂纹就会越来越大,后果不堪设想。黄玉涛告诉笔者,沪昆铁路提速后,列车密度大速度快,百来斤重的探伤仪每隔十来分钟就要抬下铁路避车,鞋子经常被道砟的棱角划出道道痕迹,平均一个半月就要换一双鞋子。按照每天8公里的探伤任务计算,23年中他行走的路程可以绕地球一圈半。每当看到一趟趟列车从眼前呼啸而过时,他感到特踏实特骄傲。因为在这千里铁道线上,留下了他辛勤的汗水,也寄托了他最大的心愿。(周其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