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山水间 客家山歌响
“有山就有客,有客就有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浓情、放达的歌种。康熙年间,闽、粤、赣南一批客家人迁至铜鼓之后,客家山歌便在铜鼓广为流传。下面,就请跟随我们的记者,走进铜鼓,聆听响亮的客家山歌,了解山歌背后的故事。宜春台记者袁晨报道。
今年67岁的王海泉曾经是铜鼓县一名新闻工作者,在 67、68年上山下乡的过程中,从村里的老乡那学会了铜鼓客家山歌。
【录音:在农村,会唱客家山歌的也挺多的。(在)山里劳动的时候,累了解乏就唱唱山歌,还有就是有时候别人说起什么笑话、趣闻,也会唱唱铜鼓客家山歌。】
铜鼓客家山歌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之中,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兴,韵脚齐整,词曲不固定,一般都是即兴编唱。
【录音:能够押韵啊,随口就来。比如说这对面有一座竹林…(演唱现场)】
与王海泉不同的是,82年出生的王雷保 接触客家山歌完全是由于工作原因。2005年王雷保成为县文化馆的一名文艺工作者,他花了一年多时间去学唱客家山歌。之后,在宜春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文艺汇演、第六届竹文化节等各类大型活动中,他和同事编排推出的铜鼓客家歌舞、情景剧精彩亮相,受到广泛好评。
【录音:流行歌曲什么大家都会唱,但偶尔唱唱我们铜鼓的山歌,反而很受欢迎。】
虽然2010年,铜鼓客家山歌成功入选了江西省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项目,但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尴尬。铜鼓县文化馆馆长 邓永忠:
【录音:前几年统计的时候大概有一百多人,近期来讲可能也就剩下六七十人。慢慢地在萎缩,我们的下一代很多都不讲客家话,就制约了我们很多的发展。】
为让铜鼓客家山歌能够得到传承发扬,近年来,铜鼓县文化局一方面大力搜集整理出六百多首本地客家山歌,并精选出一百首结集出版;一方面积极组织本地山歌手们走出去,通过各地的客家文化艺术节,加强交流,开拓视野。邓永忠:
【录音:想做一个让客家山歌进校园(的活动),也想通过举办‘铜鼓好声音’、‘客家山歌艺术节’,吸引更多的人来唱客家山歌,让客家山歌更好的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客家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