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王”马跃辉的那些事
2015年4月28日,当电视中马跃辉在人民大会堂接受李克强总理颁发“全国劳动模范”证书的镜头闪出,在家的工友们都在为他鼓掌,向他致敬。
铣王之路
“马跃辉1991年部队退伍,开始在分厂当一名普通铣工。那时候民品多,铣工工作量很大,锻炼就从那开始。他能吃苦、会钻研,很快就成了主力队员。” 洪都钳焊液压附件厂老战友曾伟相回忆。
“2003年6月,江西省举办职业技能大赛,公司选送了马跃辉参赛。我当辅导老师,在旁边看着,他太沉稳了,一招一式,功夫扎实。比赛中,他拿下了铣工第一名,分数拉下第二名一大截。这下‘铣王’的名号叫出来了。”高级技师朱开生介绍。
随后几年里,洪都公司大力升级数控加工技术,分厂也引进了第一台数控铣床。马跃辉主动请战,上数控机床操作。他的学历并不高,在这个新领域,要消化一沓沓的操作说明书,真是费了不少劲,那么抽象、生硬的东西,他又是主动拜师学艺,又是拿废料练手,又是啃程序。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里,他就让机床高效运行起来,比起数控分厂从高级工起步的数控工人毫不逊色。
走上数控铣床,让他发现了一个更大的舞台。2013年,分厂引进世界领先的两台五坐标车铣复合加工中心。这一次,分厂领导让他领衔。当看到设备加工演示视频中,在程序控制下的刀具变换和铣切运动,眼花缭乱却又精准快速地完成复杂零件的制造时,他既惊叹,又不服气。在等待设备到位的时段里,他和3名同事奔赴成都进行学习体验;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他更是抓紧时间向随行的洋师傅学了20多天。两个月后,机床开始按照他的指挥自如地运行起来。
24年磨砺,如同一个剑术高手的成长,马跃辉如饥似渴地学习,千锤百炼,终有所成。难怪,“江西省职工自学成才奖”落到他头上。
创新工作室——核聚变的能量
“他一直在总结那些加工难度大、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方法,让女儿教他PPT制作、上网查找案例,动手将零件图纸、实物图片、加工思路、机床运行程序、刀具行走路径视频编进教材,在大课小课上给我们展示刀具、夹具、零件实物。不光我们爱听有用,其他机床的同事,技术组的工艺员都会来听。效果可好啦。”徒弟梁欢已经是分厂最年轻的技师。他清楚师傅在考虑什么。一枝独秀不是春。马跃辉关注的是整体能力提升与释放,关注数控设备的主轴利用率提升、关注人的集成。20多年里,他的正式带徒弟有13名,非记名弟子难以计数。
分厂发现马跃辉身边集结了各专业的骨干人才,经过向公司申报,2013年成立了“马跃辉劳模创新工作室”,12名成员,车铣钳焊,各有绝活和心得,涵盖技师和工艺员,围绕马组长这个核心,开始高效运作。平时,研究工艺路线的优化,指导青工操作中的症结;遇到重要的技术攻关,十多个人一起动脑筋,出主意,做试验。
三代机增加了组合件应用,多工种的复合成为保证零部件质量的关键。平尾部位的焊接盒段作为组合件,一直因为焊缝长度长,点数多,产品经常过不了关。工作室进行了大量分析、试验,研究出整体机加件加焊接组合的方法,把焊缝的长度由6米减少到2米,焊缝由68条减少到2条,并强化了变形矫正工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直线提高。
上讲台,播洒先进制造技术的种子;搞创新,聚合人才的分能量。劳模创新工作室,如同一个核聚变的小型反应炉,在分厂和公司的作用日渐显现。2014年底,中航工业第一家劳模创新工作室留下了马跃辉的名字。
王冠下的担当
马跃辉最大的乐趣是让自己独创的技术发挥效益。他的绝活是加工槽形件、弧形件和薄壁零件,他所创造的实用加工方法,在洪都公司大力推广应用,“铣王”称号越加响亮,他也觉得肩上担子越加沉重。
马跃辉当过铣工班长,他把自己的加工方法全员普及,班组人均年工时高达6000多小时,远远领先于别的小组。
飞机零件液压闭锁,是第三代教练机上的重要零件,关系到批生产的稳定。但是零件表面复杂,传统工艺加工不仅工序多、时间长,而且质量难控制、次品率高。马跃辉自制液压夹具,验证后固化到加工工艺中,将原来的37道工序,简化为2道工序,生产周期直接由3个月缩短到2周,产品合格率达到100%。
马跃辉动脑很快,这3年来,主持和参与技术革新60多项,提出合理化建议240条,创造直接经济价值110多万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学习团队中的工艺员李琳娜和闵路,深有感触。“跟着马师傅,学到了真本事,我们的成长也比别人快了一倍。”
他在加工作动筒零件时,把光洁度控制作为防渗漏的重点,为了控制缺陷,试验了许多刀具,研究了刀杆震颤的机理,专门形成分析报告,工艺审定后,发到专业厂家定制,彻底将加工质量稳定下来。
“我相信,先进生产力会爆发出来,体力解放,效率提高,同时更多的智能应用、前沿技术也会考验我们。”身为中航工业首席操作师,马跃辉在思考“中国制造2025”的导向下,航空制造的发展方向。(叶景滨 陈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