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如何“腾笼换鸟”?

01.04.2015  18:16

  新华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吴雨)在“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国经济结构正在不断优化,但产能过剩问题依然突出。在不良贷款飙升、盈利增速趋缓的夹缝中,如何通过信贷结构调整,化解过剩产能,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成为银行业普遍思考的问题。

  2014年,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部分行业调整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利润增速普遍下滑,其中工、农、中、建、交五大行已经全面下滑至个位,分别为5.1%、8%、8.08%、6.1%、5.71%。

  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坦言:“我们消化了一些不良贷款,增提了不少拨备,这都成为我们多付出的成本。”工行数据显示,去年工行通过各种清收处置等方式减少不良贷款1060亿元。这都快赶上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三家银行2014年净利润的总和。

  其实,为了“止血”拼命核销的不止工行一家,去年中信银行日均处置不良近亿元;农行核销不良贷款291亿元;中行境内机构累计化解不良资产716亿元;建行2014年处置不良资产700多亿元;交行核销不良也达158亿元。

  中国银行发布的《2015年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指出,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胀保持低水平,需要为稳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环境。但稳增长客观上会“加杠杆”,高杠杆率客观上要求“去杠杆”。“如何拿捏好二者之间的平衡,成为摆在银行业面前的难题。”中国银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说。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认为,每个银行不良率的目标不同,因此对于不良的处置量也不同。“但总体看来,只要银行的不良率在3%以内,都处于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在不良和盈利的夹缝中,银行业需要跟随市场变化提升经营水平,着力信贷结构调整‘腾笼换鸟’。

  2014年各行信用风险压力增大,风险暴露有所增多。截至2014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8426亿元,同比增长42.3%;不良率为1.25%,较上年上升了0.25个百分点。

  面对不断攀升的不良,不少银行都在“腾笼换鸟”。不过,简单粗暴式的结构转型显然不适合稳增长要求,需要逐步、分批消化。

  去年,中行主动压缩授信约800亿元,加大对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房地产行业等重点领域的风控力度;光大银行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造船5个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授信余额较年初下降472亿元,压缩幅度达26%。

  被腾出的“”是否任其死掉?留在笼子里的“”又如何成长?对此,不少银行在冷静思考如何对待过剩产能。

  光大银行一位高层告诉记者,在“退出”的同时,银行还应考虑如何通过推动兼并重组、创新信贷方式,促进部分产能过剩行业的消化、转移、整合、淘汰,支持过剩产能企业节能改造减排技术、调整产品结构等。

  腾挪出来的信贷资源应投向哪里?“中信银行未来三年规划都紧扣国家战略发展,京津冀一体化、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以及亚投行,都与我们的发展战略相符合。”中信银行行长李庆萍说。

  这与多家银行高层的想法不谋而合。光大银行表示,结合“一路一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协同发展”战略,2015年新增贷款投放超过六成将投向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节能环保等六大领域。

  中行提出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支持产能过剩行业优势企业“走出去”。

  “在2015年全面化解过剩产能进程中,银行可以紧扣国家战略探索并建立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腾出信贷规模向有利于经济转型升级的行业和项目倾斜。”宗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