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现史上首次主动离职潮

07.12.2015  09:46

  多年来,银行业因员工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被认为是就业的“金饭碗”。然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加深、监管规范增强、同业跨业竞争加剧,银行业“躺着赚钱”的时代落幕,如何应对一线员工离职,成了银行业普遍遭遇的新问题。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先后至少有37位传统银行的董、监、高离职,涉及的岗位主要有董事、行长、副行长、风险总监等,有的则是分支行行长……这些银行高管到普通信贷员的去与留,正成为当下银行业变革的缩影。

   史无前例:

  年内近40位董监高密集挂靴

  在利率市场化和金融服务创新深化的背景下,银行从业人员的生存压力不断上升。据统计,自今年初以来至今,银行业出现了覆盖从高层到一线的离职潮。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行业董监高密集主动离职30余人。

  “地位下降了,收入缩水了,难度更大了,所以我走了。”黄源(化名)这样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作为一位从业30年的国有银行信贷主任,在被提拔为支行行长的关头,自己却选择了离职。

  像这样的骨干离职,并不是个案。据媒体不完全统计,无论国有银行还是商业银行,亦或上市非上市,均出现覆盖从高层到一线的离职潮。

  今年1月,民生银行原行长毛晓峰因个人原因请辞。2月,交行第一副行长钱文辉辞去交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等职务;上海银行董事长范一飞提出辞呈。3月,兴业银行副行长陈德康、中行副行长岳毅及中银香港副董事长等提出辞职。4月,浦发银行行长朱玉辰请辞行长职务。6月,建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及行长张建国递交辞呈。10月,宁波银行副行长洪立峰、浦发银行副行长穆矢以及上海农商行副董事长、行长侯福宁等提出辞职。甚至于国内首家互联网银行微众银行行长曹彤任也在任职不足一年之后匆匆离职。

  “不到一年内,全行业董监高密集主动离职30余人,这在我国25年银行史上并不多见。”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说。

  “银行人选择离开的原因有三个。一是随着金融服务的创新深化,信贷管理、工具使用、产品定价、风险预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是各种以前从未见过的考核让人感觉力不从心,三是知识的更新跟不上现在银行从业的需要。”黄源说。

   离职潮”背后:

  不良率飙升令员工收入承压

  事实上,今年以来,部分银行纷纷迎来资深员工离职的高峰期。随着金融需求日趋多元,各种杠杆、对冲等新产品快速引入,让老一辈的信贷人员倍感压力。而“离职潮”更深层的原因,则是从去年起的银行业不良率整体上升传导到一线的压力。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直接影响到了信贷人员的收入。

  “每一个持有银行从业资格证的人都在课本里看到过,‘银行不良率大于净息差时就会亏损’这个公式,但在30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这句话离我如此之近 。”黄源告诉记者,“自己所在银行过去的不良率低得可以忽略不计,但今年3季度一开始就井喷式爆发,看着一笔笔贷款从‘关注’到‘逾期’再到‘不良’,心里五味杂陈。

  她告诉记者,该行一位连续7年供应链票据融资的铝合金贸易客户,信用记录一直很好,结果今年6月份,因资金链断裂变成了问题客户。“说来就来,毫无征兆。

  记者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并非孤例。以中信银行某西部分行为例,今年三季度就专门多装了10部电话,雇专人电话催收不良贷款。

  业内人士指出,不良贷款率的上升,给信贷人员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在于收入。某商业银行重庆高新区支行行长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今年1至9月绩效工资总计1.5万元,而在2013年,该行长同期绩效收入近30万。“最直接的就是个人收入和职业发展受到影响。

  《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为应对离职同时控制成本,银行对员工的雇佣关系也在发生巨大改变。

  “为防止频繁人事变动,现在银行不会和社会招聘的信贷部门员工直接签约而是选择通过中介公司签约,连续3年业务超过本行内同职务信贷员工平均水平才可与银行直接签约。”某国有银行前员工吴一帆告诉记者,“但这样一来,同工不同酬,五险一金保障大幅缩水,几乎没有人愿意以这种方式再和银行续约。

  “可以说,双方都被离职潮吓着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主动离职银行员工集中在信贷、风控等风险管理部门,这部分员工离职后凭自身积累,多数仍选择留在资金中介业务范畴,小贷公司、P2P等金融新业态是他们的主要去处。

  “新业态缺人手,体制机制灵活,收入也不错,自己未来也可自立门户。”吴一凡透露,在一些小贷公司,信贷业务几乎是银行某一支行的“原班人马”。在他看来,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银行业从高管到职工的离职洗牌将继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