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镇党委书记的“三少三多”:接待变少民生支出多

07.01.2014  15:21

  年终岁尾,记者到昌平区阳坊镇采访,意外地发现,镇里沏茶的水杯里,清一色都是简易茶包,一袋儿仅合6毛钱。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从去年5月份起,阳坊镇的公务接待烟全部取消;每罐200元的公务接待茶叶,全都改成了简易茶包。仅这两项措施,全镇去年就省下财政支出1万多元。

  变化不仅于此。“这一年,从上到下,党政机关作风转变特别明显。”镇党委书记吕晨飞兴致勃勃地和记者聊起了他作为一名基层干部感受到的“三少”和“三多”。

  头一个“”,是接待少了。

  “就拿今天上午来说吧,区规划分局的党组书记带队,到咱们镇现场办公,结束都11点40了。本来安排好在镇机关食堂吃工作餐,可人家说什么也不肯留。

  这样的例子,吕晨飞一口气给记者举了七八个。去年1月份到11月份,镇机关的餐饮接待费用比上年同期下降了一半多。

  第二个“”,是会少了。

  年底正是全区各种总结会、表彰会、团拜会扎堆的时候,“过去都要求镇党委书记、镇长出席,以示重视,今年这些应景儿的会一个也没有了。”说到这儿,吕晨飞脸上流露出了轻松的笑意。

  区里的会少了,镇里的会也在大幅度精简。去年,阳坊镇共召开镇级大会和专项工作部署会45场次。其中,套开和合并的会议占55%,大部分会议的时间不超过1小时。

  第三个“”,是各类文件少了。

  “不光数量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虚话也不多见了,上来就布置工作,干净利落脆。

  “三少”是八项规定的应有之义。那“三多”又是什么呢?

  第一个“”,主动接触群众的时间多了。

  过去一年,因为缩减了文山会海,全镇机关干部主动找群众的次数明显增加了。“很多时候不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就是想听听村民的心里话。

  这样的走访带来的直接效应是,“办好事,不拍脑门子了。”吕晨飞说,过去,镇里安排惠民工程基本上是书记镇长拍板,百姓是不是认?不清楚。这段时间走访,不少村民提出申请临时救助难,村里修路难。镇党委政府领导班子会商后决定,成立两个10万元的基金。一个叫“雪中炭”基金,专给困难群众救急;另一个是修路基金,为各村免费提供修路材料和工具。

  第二个“”,用于民生支出的经费多了。

  “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同期降了近50%,省下来的钱,全部用于全镇的为民办实事工程。去年,阳坊镇推出了“农村党组织议事干事平台”,村里最需要干哪件实事,由村民代表大会定,村干部拿着项目书到镇里答辩,申请项目资金。镇里不撒芝麻盐,哪个村的项目百姓支持率高,就把资金投到哪儿。通过这个举措,去年阳坊镇10个村实施的10个惠民项目,个个被百姓叫好。

  这第三个“”,就是对于地区长远发展的思考多了。

  “虽然全区大会小会少了,但对我们基层工作提出的要求更高、更具体了。”吕晨飞介绍,从2013年起,区委区政府对各街镇的考核,不再以GDP为主要的衡量标尺。

  “要在考核中靠前,必须实现地区经济社会的整体协调发展。”作为镇干部的他不用再为引进大企业、大项目绞尽脑汁,可以把更多精力放到社会管理、地区文化建设上来。

  说完了“三个少”和“三个多”,吕晨飞意犹未尽。他翻开区委四届六次全会报告,指着划红杠的一句话给记者看:2014年全区工作的三个导向——改革导向、问题导向、群众导向。

  “把群众的呼声和诉求作为决策的依据,把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的标尺,”吕晨飞说,“这回,作风真是转到根儿上了。”(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