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镇韩源村从“后进村”到先进村的嬗变

24.06.2015  10:47

  浮梁镇韩源村位于浮梁县城北部,景蛟公路线中段,这里山清水秀,交通便利。全村面积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86亩,林地11965亩,辖11个村民小组,485户,1780人。该村班子“”,环境“”,管理“”,一直是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难题。今年,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过程中,该村作为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典型代表之一,经过突出重点,对症下药,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坚持以村民为主体,开展环境整治,发展经济产业,团结带领群众走“生态立村、旅游兴村、经济强村”之路,破解该村发展难题,加快了后进村转化升级,实现了“后进”变“先进”、“短板”成“样板”的“嬗变”。

  培基固本聚合力。实施村“两委”换届选举“两推一选”工程,配齐选强村“两委”班子,着重将一批年轻有为、文化程度较高、致富能力强的党员群众推选到村班子队伍里,充实班子队伍建设。发挥党支部政治组织核心作用,抓好重大事项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团结协作,合力干事,不断提升村“两委”的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建设坚强战斗堡垒的同时,狠抓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面向致富能手,发展入党积极分子。以深化开展党的群众路现活动为载体,开展党员干部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党员联系帮扶困难户、党员干部承诺制等多项活动,实施村“两委”主要干部工作目标责任考核制、年度述职及民主评议村干部等制度,加强强对村“两委”干部工作监督,提高了村干部干事热情,增强村“两委”班子的集体感和凝聚力。

  村居环境焕新颜。增添环保垃圾桶60余个,注重制度约束和村民自治相结合,逐步改善环境,营造人人爱护环境的氛围。新一届当选的村两委班子经过多次探讨,采取“治河求生态”的河道治理创新模式,吸纳沿河周边村民进行种植特色产品、毛竹、清水养鱼、开发农家乐等,制定“治河求生态”环境保洁公约,自觉承担保护河道环境卫生,对其他村民的不文明行为进行监督、制止,并成立了“联防队”,打击电鱼者,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从而达到环境与经济效益共赢的局面。

  产业支撑富村民。结合美好乡村建设、扶贫开发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依托特色种养殖业和优势产业资源,着力实施双培双带先锋工程。他们立足本地优势,因地制宜,积极发展生态种养经济,该村现有茶叶、果园、苗圃、鱼塘、生猪、家禽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并成立了养猪示范户和韩源村种养殖合作社。通过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发挥基地示范带动引领作用,使该村村民每年增收近千元。该村还挖掘本村生态旅游形式,拓宽旅游产品附加值,带动该村群众近百人致富。注重加大对集体土地的投入和改造力度,发展特色养殖产业,促进村集体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益得到极大提升。

  注重服务惠民生。今年,该村投入资金建设新村委会附属工程及村务公开栏,启动了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建成便民服务厅,开设党建、民政、社保、计生等办事窗口,为村民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与此同时,他们还采取同工同酬和向上争项目和资金,新建17座便民洗衣埠,并砌护灌溉渠道多条,维修箬坑涵洞,疏通柯村河、道路硬化,改造危房以及村庄亮化等各项工程建设,改善了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与此同时,该村今年还建立了老年人生活补助机制,全村218名60岁以上的村民每月享受50元生活补助。

  乡风文明促和谐。积极搭建农村文化活动平台,完成了农民体育健身广场建设,积极探索精神文明载体建设,组建了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团体,定期举办广场舞等文化活动,倡导社会新风,弘扬社会正能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精心组织开展卫生文明评比,如 “五好家庭”等评比活动,通过先进榜样的示范引领,调动村民参与文明村建设的热情,促进乡风文明。注重制定村规民约,完善相关制度,村内形成了崇尚科学、遵纪守法、文明和谐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