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一在编工人打死“大学生”事件舆情分析

25.02.2015  18:51
原标题:长沙一在编工人打死“大学生”事件舆情分析

  2月7日,一则“官二代”打死大学生的帖子在网上热传。该帖文称,2015年1月30日下午,谢某在长沙市梅溪湖公园被两只狗咬伤。警方介入之后,狗主人郭某拒绝支付赔偿。警察走后,郭某对谢某拳脚相向。谢某被打倒在地,脑部受伤严重,无法动弹,后被送往湘雅附三医院,2月4日经抢救无效死亡。网帖称“郭某系长沙市公务员,家里人基本都位居官职”,这个“官二代”身份刺激了网民神经,引发舆论围观。

  2月8日16时左右,长沙市公安局官方微博@长沙警事回应称,1月30日17时许,长沙市河西观沙医院门口发生一起故意伤害案,谢某(男,24岁,浙江某市一个体户)被郭某(男,32岁,长沙市一单位在编工人)所带犬只咬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发生纠纷,郭某将谢某打伤后逃走。后谢某送医救治无效,于2月4日死亡。

  2月8日晚,长沙公安局回应?称,郭某并非网帖所说的公务员,而是长沙市安监局工勤人员,职业为司机。谢某死亡后,警方立即组织当事双方家属并邀请双方所在地司法机关进行司法调解,于2月5日中午达成了赔偿协议,郭某家属赔偿受害方家属医药费等各项费用共计84万元。2月6日,警方已提请检察机关批准逮捕犯罪嫌疑人郭某。

   舆论关注度分析

  

  长沙一在编工人打死“大学生”事件舆论关注度走势(单位:篇)

  2月7日晚,网友“吴海语”在百度贴吧“醴陵吧”等多个论坛发布帖文《湖南醴陵24岁大学生在长沙被殴致死,求公平,求公道,求扩散》,引发多方关注。

  2月8日下午,新华网法治频道发布新闻《湖南大学生被“公职人员”打死 警方回应已刑拘凶手并报请批捕》,率先对事件做出新闻报道,对网友帖文进行简单整理并附上@长沙警事的回应。随后,网易、腾讯等门户网站对此新闻进行转发,并冠以《湖南青年疑遭“官二代”打死 嫌犯被刑拘》《湖南大学生被指遭“官二代”打死 警方称已刑拘凶手》等标题对事件进行报道。事件的传播重点开始由“公职人员”向“官二代”转变,从而引发网民更广泛的参与。其中,网易转发的这篇文章有近22万网友点击查看,3万余人跟帖。

  2月9日,《人民日报》刊登新闻《长沙警方:已刑拘犯罪嫌疑人,系在编工人》,文中对郭某的身份介绍为“长沙市一单位在编工人”。同日,《中国青年报》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其对犯罪嫌疑人的披露则更为清晰,指出郭某为“长沙市安监局工勤人员,职业为司机”。

  面对官方给出的回应,媒体并未买账,如观察者网评论质疑“事发之后警察以各种理由不抓人”。1月30日事发后,当天下午警方就该“侦破”,因为已知打人凶手就是郭某。但警方在2天时间内不抓人,却直到2月1日才劝说郭某自首,目的或许是给其一个减轻处罚的机会。

  四川新闻网则从打人者身份对其进行点评,根据新闻报道内容虽然不能绝对认定涉事者是否是“官二代”身份,但就拿公职人员身份来说,涉事者也应该受到应有的惩罚,虽然已经和死者家属达成协议,但法律层面的惩罚必不可少,否则难以平民愤。

  从媒体报道的整体内容来看,舆论走势不容乐观,官方初期回应并未达到有效平息舆论的功效。

   网友观点倾向性分析

  长沙一在编工人打死“大学生”事件网友观点倾向(抽样:116条)

  对警方执法行为存疑(28%)

  @天野之航:警方一而再,再而三地纵容包庇打人者,从最开始对冲突冷淡处理,到后来积极协调双方协商解决,总有些让人怀疑警方执法行为背后藏有猫腻。

  犯罪嫌疑人的身份需澄清(24%)

  @亓小丌丌:32岁进入安监局的工勤编制,不管是事业单位的工勤编制还是公务员单位的工勤编制,能进得来,其背后的能量一定不小。

  @夏天轻风:不是公务员,却照样成为享受公务员一样待遇的工勤人员,当高尔夫、两条宠物狗、协调、84万元等关键词叠加的时候,当地警方否认他为公务员固然是事实,而对他“官二代”身份不予置评,有掩饰的嫌疑。

  打人致死者应依法惩治(22%)

  @苍茫茫:无论是谁打死人,必须切断其背后可能干预司法公正的黑手,国家讲依法治国,对凶手必须依法严惩!

  希望纪委介入调查(10%)

  @PurpleFoliar:现在单位司机都是可要可不要的,纪委好好查查,单位司机都是怎么聘任的?

  官方回应速度相对及时(9%)

  @清风无痕:虽说官方欲说还休,让人有些不过瘾,但其积极回应的姿态还是值得肯定的,希望在积极回应的基础上,做进一步有效的回应,方为上策。

  其他(7%)

  @曹瓜瓜他爹:媒体的标题总让人觉得不舒服,个人觉得不论当事人身份如何,客观的事实应该得到体现,而不是使用明显带有偏见的标题,有推波助澜、危言耸听、唯恐天下不乱之嫌。归根结底,媒体的独立性、客观性还有待加强。期待未来某一天,标题中不要出现“官二代”“富二代”的字眼,大家都是公民!

   舆情点评

  “官二代”的标签让长沙一在编工人打死“大学生”事件快速升温,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普通网友对警方先是督促犯罪嫌疑人郭某自首,继而创造条件让双方协商解决的方式表示质疑,在质疑的背景下结合网传的“官二代”身份,让舆论趋于火热。

  互联网环境下,警察形象被一再“妖魔化”,加之普通网友对警方执法程序通常缺乏准确认知,从而使得长沙警方“郭某涉嫌犯罪与其家人无关,他的家属与本案也没有关联”的回应在发出后引发较大的民意反弹,在此情境下,长沙警方自身不宜做过多解释,建议其不妨寻求第三方声音为其解围,比如相对专业客观的法制类媒体,用相对通俗但符合法理精神的文字来对警方的行为做相对客观的解释性阐述。

  在此事件后期,《法制日报》的一则题为《对“官二代”的背景无需再穷追不舍》的评论,对长沙警方走出困境提供了一些有益帮助,文中写道:“对警方的回答,很多网友不满意,但在法律上警方没有什么漏洞。郭某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作为完全行为能力人,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所有的责任,没必要把他的父母拉出来示众,尤其是在其家人没有影响司法公正的情况下,就更没有必要公开其家人的身份。在这个问题上,媒体报道案件应该保持适度的谦抑,公众的知情权也是有边界的,不能打着知情权的旗号伤害无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