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问“打车软件加价”嘀嘀、快的是否垄断市场?

20.02.2014  18:44

  这几天,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第三波“烧钱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前者打车使用微信支付,每次随机获得最少12元的补贴,后者宣布只要用快的打车并用支付宝付款,每单最低立减13元。在看似给消费者、司机带来实惠的表像下面,打车软件给出租车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凸显。路边打车越来越难,不加个十块二十块根本叫不到车——对打车软件的质疑声已经越来越大。

   一问:

   是市场竞争,还是扰乱市场秩序?

  昨天上午10点左右,市民刘静在中华门地铁站附近叫车到新街口,打开嘀嘀打车软件后,5分钟都没有一辆车应答,刘静只能加价5元,依然没有司机回复,最后加了10元,才有一辆车愿意过来。“一般不加价的我们看都不看了,你的订单也正好是我顺路经过,不然起码加20块我才愿意去新街口。”司机对刘静说。

  马化腾此前曾表示,许多运营商都参与进来争夺打车软件市场,是市场化竞争的结果,政府部门在简政放权方面做得还不够。但很多消费者和有关部门却对此表示质疑。昨天,广东省交通厅副厅长杨细平就指出,打车软件的做法扰乱了市场秩序,跟现有的出租车管理法规不符。

  据粗略统计,由于使用打车软件,司机平均每个月增收在1000元以上,不用这些软件的司机收入明显降低。此外,不少出租车司机还想出“花招”来骗取补贴:先用一个打车软件叫车,上车后用另一个软件再叫一次活,都是我接单,这样就能补贴两次了。

   二问:

   如何保障其他乘客的权益?

  高额补贴让许多使用软件打车的人觉得即使加了,依然“捡了大便宜”,这也是很多年轻人纷纷下载使用打车软件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对于那些不会使用打车软件、不愿加价的人来说,打车软件的大行其道,无疑使他们打到车的机会大减,在某些地段某些时段,路边招手打车甚至成了“奢望”。

  记者昨天中午在雨花台公园附近做了一个试验,在路边招手打车等了半个小时,一听说记者要去新街口,无一例外每个司机都摇头说,自己的车已经有预约了。当记者终于打上车时,司机直言不讳:“路边的活儿我们早就不拉了,加5块钱的也基本不考虑。

  “越来越多的空车从我眼前呼啸而去。”近期在路边拦车频频失败,外资公司白领小陈在微信朋友圈无奈地“吐槽”,出租车属于城市公共交通工具,这样乱加价,还怎么保证公平?还怎么体现出租车的公共属性?

   三问:

   监管部门为何迟迟不“出手”?

  面对打车软件加价带来的市场乱象,监管部门为何迟迟不“出手”?

  市客管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加价打车的确属于违规现象,我市各大出租车公司已经明文规定,不允许使用打车软件的加价功能。但到目前为止,由于没有具体的约束机制,这个规定只是“一纸空文”。该负责人称,目前客管处还没有接到一起关于打车软件加价的投诉,一旦接到投诉,他们会进行调查、处罚。

  另外,今年4月份,市客管处建设的出租车电召平台将上线运行,届时会制定统一的加价标准,初步想法是一笔电召生意加收5元或者6元。为市民提供规范的有偿叫车服务。这个官方平台能否解决眼下的问题,还是一个未知数。

   四问:

   打车软件能“烧钱”到几时?

  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的补贴“竞赛”让不少人直呼“烧钱烧疯了”。此前,嘀嘀打车曾公布,从1月10日至2月9日其补贴总额高达4亿元,而在前天发起的新一轮营销中,嘀嘀打车称此次投入将达10亿元。而快的公司CEO陈伟星也曾对媒体透露,自从营销活动开始,每天投入的费用在900万元左右。

  其实,烧钱模式已经显露疲态。不少司机反映,目前很多补贴无法提现。司机王林说,他从去年10月份开始使用嘀嘀打车,通过推荐用户、抢单奖励、流量补贴等获得奖励,每一次都有5—20元,如今账户里已经积累了5000多元。“我之前兑换了1000元的充值卡,想把剩下的奖励提到银行卡里。”王林说,他从春节前就开始申请提现,但是至今这笔钱仍然躺在账户里。嘀嘀打车南京地区负责人说,由于这几天补贴不断加码,提现功能的确有点慢。

  艾瑞咨询分析人士预计,根据阿里巴巴和腾讯公司对外公布的投资额度,这轮“竞赛”估计不会超过一个月。

   五问:

   嘀嘀、快的是否垄断市场?

  如果大家还有印象的话,去年这个时候,市场上除了嘀嘀、快的两家以外,还有多家打车软件,但是经过一年的“火拼”,目前快的和嘀嘀占据了几乎所有市场份额。在他们两家的背后,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财主”付出了不菲的代价。这场竞赛,实质是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争夺移动端用户。

  我市的南亿迪纳公司是国内最早开发打车软件的企业之一,公司负责人说,这种烧钱方式一般的企业根本无力承担,但是,通过补贴在打车软件领域形成的用户黏性还有待检验,一旦补贴取消,用户还是要看服务的。

  但是,很多人担心,在嘀嘀、快的抢下几乎所有的市场份额之后,其他的打车软件公司还能不能在市场上支撑下去?一旦垄断局面持续下去,消费者还能不能有好处,那就两说了。

  本报记者 刘蒙丹 葛妍

  的哥展示打车软件。 本报记者 冯芃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