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责不作为官员 警钟为谁而鸣

30.09.2015  12:41

  近日,国务院大督查第二批核查问责结果公布。经有关地区核查和监察部门审核,针对资金沉淀、项目拖延、土地闲置、棚改迟缓等方面的懒政怠政不作为典型问题,24个省(区、市)依法依规对249人进行问责,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其中地厅级41人、县处级139人。(9月29日《人民日报》)

  相较于一个月前公布的第一批核查问责结果,这次被问责的官员人数更多,涉及的省份也更多,问责力度更大。督查,问责,公布,一系列制度安排表明,督查不走过场,问责不玩虚的。通过公布,对被问责的官员和部门是警示,对其他存在类似问题的官员也敲响了警钟。

  相关官员被问责,一点都不冤。有个案例是,山西省太原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项目,中央专项补助资金于2012年拨付,截至今年5月尚未开工建设。动作如此迟缓,何其不作为!一边是珍贵的财政资金睡大觉,民生工程陷入烂尾状态或者连起步都没有,另一边是民众强烈吁求改善民生,望眼欲穿。如此错位的背后,正暴露出一些官员懒政怠政和不作为。

  再好的决策部署,如果没人去抓,就会沦为一纸空文。长期下去,不仅损伤中央权威,导致中央政令出不了中南海,更会使民众无法享受到政策实惠。正因如此,李克强总理一再强调:“尸位素餐本身就是腐败,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他说,“对那些混日子、不作为、得过且过的行为,要严厉问责,确保今年经济社会目标如期完成。

  而且,有些官员不只是不作为,还涉嫌乱作为和欺上瞒下等等。比如,辽宁省阜新市、葫芦岛市虚报完成2014年度棚改新开工任务21302套。棚改新关乎民众最基本的安居渴求,当地政府不仅不作为,还虚报开工任务,既欺上又瞒下,性质无疑更恶劣,也更伤损民心。对此,就决不能轻饶。

  问责官员不作为,并非目的。被问责后不代表相关项目就继续停滞。问责,是为了督促官员有作为;问责,是为了警醒官员不能再不作为;问责,也是为其他不作为的官员打预防针。正如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问责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工作,治理懒政怠政等不作为行为。基于此,既要依法问责,更要强化整改,加强督查督办,抓好工作落实,不让不作为现象再度出现。

  为此,对于督查中发现的问题,就须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时限,落实整改责任,决不允许“走过场”,对一再违逆中央政令的官员,依法依规加大惩处力度。

  “有‘勤’无‘廉’,政失之于公,有‘廉’无‘勤’,政失之于慵。”今天,我们越发意识到廉和勤不可偏废,廉和勤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做不到廉是腐败,做不到勤也是变相腐败。据了解,国务院大督查第三批问责将聚焦民生领域不落实不作为问题,目前正在督查审计中。由此可见,习惯于懒政怠政的官员如果再不廉和勤,就一定吃不了兜着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