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王刚:阅兵报道 荣耀时刻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
9.3阅兵当天,我手机上收到了同学朋友发来的照片,而最让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母校的老师会辗转找到我,希望我写一篇关于参与阅兵报道的感想。说心里话,我知道自己在阅兵报道的表现,自己并不满意,但既然答应了老师,就写点自己的感想吧,也算是给自己的一个小结。
阅兵报道:2分钟的荣耀时刻
像阅兵这种重大活动报道,是每个一线记者都想参与的。站在长安街的三军仪仗队前为全国人民做报道,确实荣光,但是为了在镜头前做好报道,我们熬了整整一夜。头天晚上10点,我们就在台附近的世纪坛安检,等待进入每个报到点,这是一个繁琐的过程,不到7公里的路,我们花了整整3小时才到达长安街报道点,凌晨一点抵达报道点后,需要与摄像、音频、卫星等各个岗位沟通,试通与台里导播台的信号,此时已是凌晨3点,这时需要的是保存体力,我们只能在大树下、花坛边或坐、或躺,等待6点后开始的直播。
伴随东方的鱼肚白,装载受阅部队的数十辆大巴汽车缓缓地停靠在东长安街路边。受阅官兵整理着装,进行适应性训练。这时已经是早晨6点,再过半个小时,就该我上场了。在今年的阅兵,我总共进行了两次连线报道,一次是在朝闻天下的6点30分左右,连线时长为3分钟;第二次在胜利日特别节目中,时间是在8点20左右,连线时长最初也是3分钟,大家看到比较多的也就是这个画面,如果要我谈感想,这次报道我只能给自己60分,完成任务仅此。
这段报道最初给我的3分钟,但在连线接通那瞬间导播告诉我时间已经超了,需要减少到两分钟,一分钟两百多字,我直接要拿掉一大部分内容,要知道我们每个记者准备这3分钟已经开了无数次的碰头会,这期间还不包括自己4次开车往返上百公里到阅兵训练基地去采访,最后才敲定了这3分钟的内容。在重大活动报道中,每一个记者都要服从统一调配,无论困难有多大,付出有多少,都必须把最好的报道内容在2分钟里呈现出来。因为突发事件,所以我在报道过程中语速相对过快,在中间说到“将军领队时”明显内容没有细节,后面也还有很多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口播的内容。另外一方面由于减少了内容导致下一个段落的承上启下的句子没有理顺,两个多月的努力,这几百字在曾经打了多少次腹稿,最终还是以这样方式呈现,这是我最不满意的地方,但是直播就是直播,你不能冷场,你要把现场的介绍给观众,即便有这样那样的瑕疵。直播下来,我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向抗战老兵致敬,向受阅官兵看齐。”后半句话其实是写给自己的。
十年磨一剑 好记者永远在路上
这段时间央视主持人、记者再次掀起离职潮,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每次有人离职或者我在记者这条路上遇到困难时,我都问自己,做电视是不是我想做的?记者是不是我喜欢的职业?直到目前我的回答仍然是肯定的。
今年是我到央视工作的第10个年头,在这十年里,我做过访谈节目,拍过专题,直到现在;从最初的“跑龙套”,到目前的新闻中心,这10年里,我始终没有放弃我的理想——成为一名电视工作者,目前我所在的部门是新闻中心——军事部,现在我成为了这个部门的一名军事记者。部门虽然小,但每当有大活动的时候,都绕不开,因为有灾难的时候就有子弟兵,有子弟兵的时候就需要军事记者。从2009年开始从专题转入新闻,我记录和见证了这个时代的脉搏;赴新疆报道乌鲁木齐7.5打砸抢事件、跟随中国海军到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了4个月的护航任务、跟随维和部队到利比里亚采访、多次跟随中国海军到远海训练、远赴印度洋搜寻失联的马航MH370以及无数次的中外演习任务。
其实我并不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特别是在直播报道中,自信还有所缺乏,但我一直不放过能磨练自己的机会。而我的新闻报道经验也正是从这些报道经历中历练而来。记得第一次出镜是2008年底参与中国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当时并不知道如何出镜,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旁边其他记者的长枪短炮一架起来,我的手只能微微有些发抖地说完了三句出镜词,后来,我开始尝试在演习任务中进行记者单边连线报道,再后来,上百名记者的长枪短跑,我也不惧怕,拿起话筒,这就是我的天地。
十年磨一剑,台里有老师说:好记者永远在路上,但我告诫自己,一直在路上才有成为好记者的可能。还是那句话: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给师弟师妹的几点建议
一、坚持新闻实践。新闻是一个实践的职业,需要历练才有经验。记得当时在我们班主任的指导下,要求我们从大一开始,每个寒暑假去实习,虽然我们去了只是去帮电视台或报社的记者做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久而久之,我们逐渐学会了拍摄,学会了写稿,学会了编辑,学会了媒体的工作流程,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有很多同学毕业后也就留在了实习单位。
二、永远保持好奇心。作为记者永远要有对新鲜事物求知的欲望和动力,这样才能才写出生动感人的报道,但是这里的好奇心并不是猎奇,做一个有道德有底线的记者才值得受人尊敬。
三、掌握新媒体技术。新媒体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发布者,选择新闻专业,就要适应技术带来的变革。
(作者为我校2000级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