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性侵首先要破除“童话教育”误区
3月2日,“全国两会代表委员女童保护座谈会”召开。一项调查报告显示, 2013年全年被媒体曝光的案件高达125起,平均3天就曝光一起。教师成为曝光最多的犯案群体,达到33起,校长作案10起。3位政协委员建议,落实四部委意见,出台权威的防性侵教育教案。(相关新闻见本报AA04版)
近年来,性侵女童的案件不时进入公众视线。那些无辜的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击中我们心中的爱与痛。在震惊、愤怒、同情之余,每个人都需要去反思:在那些注意力盲点和监督空白点,如何保护女童不受性侵?如何建构一道周密的隔离网和防护墙,让未成年人免于罪恶之手的伤害?
教师也好,校长也罢,性侵女童“熟人作案”的背后,是安全焦虑和风险漠视并存的困境。一方面,不断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意外伤害事故使得老百姓处于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社会整体的风险意识并不强,公众对那些突发的、伤害性大的风险警惕性较高,而对于那些缓释性的、无直接生命伤害的风险防范不足。
出台防性侵教育教案的初衷,在于加强性教育和青春期教育,提高女童对性侵害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长期以来,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童话教育”的误区,即告诉孩子们世界的美好和人性的善良,却没有告诉他们人性也有阴暗的一面、生活也有艰辛的一面、命运也有残酷的一面。防性侵教育的匮乏,让女童在遭遇“人性之恶”之后,徒增“悔之晚矣”的伤痛与悲情。
“童话教育”一方面选择性地告诉学生所谓的“美好”事物,甚至故意夸大美化某些人物,另一方面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希望从孩子口中听到“美好”的答案。这样“先入为主”的灌输教育,让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权利意识处于被遗忘、被忽视乃至被压抑的状态,难以分辨和抵御不法侵害——女童对性侵害缺乏最基本的分辨能力和防范意识,部分女童在遭到侵害后仍不能辨识事情的性质和后果,甚至不懂如何向家长表达,担心家长会责骂自己。
性侵犯不仅给女童的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创伤,还给她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难以磨灭的阴影。“孩子,我用什么来保护你”,这样的时代之问,考验着每一个有良知的成年人。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性教育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起步阶段;只有不断健全性教育的实施操作系统,不断扩大性教育的社会支持,性教育才会从量变走向质变。
走出“童话教育”的误区,增强女童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女童风险应对能力;她们的人生,才会少一些阴霾,多一些光亮。(杨朝清)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