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阿来新书《瞻对》:将历史的灵魂注入文学

14.01.2014  18:57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阿来 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 定价:38.00

  作为小说家,阿来曾写出《尘埃落定》、《空山》、《格萨尔王》那样惊世骇俗的鸿篇巨制。而在新著《瞻对:两百年康巴传奇》中,阿来则开启了非虚构文体的写作。他十几次深入藏地,翻阅数百万字史料,将历史的灵魂注入文学,抒写了一段坎坷的民族融合史。

  这本《瞻对》,阿来再现了始于雍正八年、长达两百年的瞻对之战。“瞻对”就是个地名,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人在康巴人中尤甚。这个清朝雍正年间只有两三万人的地方,却惹得清朝政府七次对之开战,且每次用兵都不少于两三万人。清廷之后,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弹丸之地。这样的对抗持续了两百余年,直到1931年瞻对(当时已改名为瞻化县)才被政府彻底征服。瞻对在藏语里为“铁疙瘩”之意,铁疙瘩终于融化,这实在是一段值得探索的历史。读之,阿来笔下的民族史诗,让人心生敬意。

  瞻对的历史深深地吸引了阿来,多年来他一直以文学家特有的方式关注着藏区的稳定,也一直想从人文的角度来关照历史。书中,阿来具体到瞻对这一地方的微观历史,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阿来完全站到了自己的民族情感之外,写到了封闭的康巴地区里,历史的无奈停滞和轮回,以及对这种停滞和轮回的原因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汉藏交汇之地的藏民独特的生存境况,并借此传达了他对川属藏族文化的现代反思。书里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但阿来一贯诗意的语言里充满了嘲讽的意味。

  阿来刻画了大量的风土人情。书中写到,贫穷的瞻对人长久以来有一个独有的剽悍风俗:为改善生活而到邻近的土地或大道上“夹坝”,就是劫掠。当劫掠的对象是中央政府的官兵,或是瞻对人的野心膨胀,干脆兼并邻近的土司时,就不得不引起战争。阿来还描写了川边藏区土司制度的前世今生。受封土司,要编造户口清册,以此为基础,确定向清廷缴纳贡赋的数目。数量不大,只是象征性的,朝廷要的,就是个俯首称臣的意思。阿来以本书的主角瞻对为例,雍正六年,上瞻对土司所辖户数428,纳赋额折银16两。乾隆年间,中瞻对土司因户数稀少,不纳贡赋,也颁给印信号纸。

  阿来带着对现实的质疑去打捞历史记忆,将近些年来兴起的非虚构文体,由现实延伸到了历史。关于这次写作,阿来说:“是因为察觉到这部地方史正是整个川属藏族地区,几百上千年历史的一个缩影,一个典型样本。”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曾经引起巨大的关注,他是以文学的方式叙述历史,写出了历史河流上升腾的热乎乎的生活气息;阿来则将历史的灵魂注入文学写作中,使“瞻对”的历史得以复活,民族精神藉此飞翔。阿来大概没有想到,他的这次写作,无意中起到了拓宽非虚构写作空间的启示作用。

  现实和历史总是有关联的,阿来的作品一直在现实和历史之间往返穿梭。《尘埃落定》写的是上世纪前50年,《空山》从上世纪50年代写起,“写完之后,觉得更遥远的历史和现实一定有某种关联,”就写了《格萨尔王》。《瞻对》写的是历史,其实是在关注今天少数民族特别是藏区不安定的现实问题。为了写《瞻对》,阿来阅读了大量的书籍、资料和档案文件。他还花了三年的时间游走在书中事件和故事发生的地区,记录民间的口头传说。据此,他写了一个叫做瞻对的地方,以及附近有关地方的两百年的历史,更确切地说,是写了瞻对人引起的战争史。

  最后,不禁感慨的是,在我印象中阿来是一位小说家,因此面对他的这部非虚构作品时,有一种惊奇之感。从这里不仅让我看到,一位成熟作家能够在各种文体之间自如转换,而且也体现出一位成熟作家认知世界之深邃。作为川属藏民的后代,阿来通过自己的反思和重审,再度重构了这段历史。它是瞻对的精神秘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整个中国人的精神秘史。阿来的这次转换,让我重新认识了阿来!文/荆墨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
高山族:高山族儿女有句心里话
微风徐徐,山雾袅袅,一路循着茶香,上饶之窗
仫佬族:以梦为马,绣出仫佬人的中国梦
广西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上饶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