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准来袭 如何打理钱袋子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4月20日起下调各类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据了解,这是时隔近7年央行的再次大幅降准,调整幅度为2008年11月金融海啸后之最。
那么,这样的调整,对于普通老百姓的理财来说,又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信息日报记者黄培红/文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将下调
据悉,此次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各金融机构在央行存储的准备金就可以减少,市场资金面相对宽裕。省内某国有银行理财经理徐婷分析认为,降准对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资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导致理财可投资资产的减少和资产收益率的下降,反过来会倒逼银行理财收益率的下降。
记者走访省内多家银行发现,目前在售的3个月以内短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8%~5.2%左右;6个月左右的中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5.4%左右。“目前,此次降准还未在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有所反应。”多家银行工作人员说。
“从过去降准的经验看,在降准启动3个月之后的银行理财收益率会出现下降,1年期平均降幅在1%左右。”徐婷认为,受资金面宽裕的影响,银行所设计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会呈现下调趋势。
互联网理财收益率持续走低
除银行理财产品外,互联网金融投资产品也受到不少市民的青睐。记者对比10款互联网产品发现,目前这些产品的7日年化收益率最高为6.074%,其次是5.023%,这两款产品的收益率超过了5%;其他产品的收益率在4.448%~4.81%,而且这两天仅有一款产品的收益率呈上涨趋势,不过涨幅也仅0.67%。
“降准也将对互联网金融产品收益率产生影响。”徐婷说,虽然目前这类产品收益水平短期内还没有非常明显的下跌,但长期预计将持续走低,这些产品的收益率未来可能会维持在4.5%左右。
建议
选择长期产品可提前锁定收益
对于中老年市民来说,国债和定期存款是他们首选。“一般来说国债利率的调整跟随存款利率的调整。”徐婷介绍说,此次虽然是大幅降准,但并未影响存款利率,所以正常情况下,下个月发售的国债利率还将维持原有水平不会进行调整。
“升存短,降存长。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还是这个原则,既然未来政策预期是降准降息趋势,就应该当机立断选择长期产品,从而锁定收益。”徐婷认为,降准带来的是市场流动性放松,对于理财市场最直观的影响就是收益率的下行。在收益率进入下行周期预期下,不管是银行理财产品、互联网理财产品还是定期储蓄,建议选择投资期限相对较长、预期收益率又较高的产品,从而锁定较高的投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