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建循环发展生态宜居家园

04.06.2014  11:31

  中国园林网6月4日消息:今年初,位于国家南水北调工程和我省引汉济渭工程重要水源区的汉中市,启动实施了汉江流域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在“6·5”世界环境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就该活动有关情况,专访了汉中市市长王建军。

   三年行动开局良好宣战污染基础扎实

  记者:今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而贵市在年初就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可以说汉中已走在了全省前列。请问市长,该项活动目前进展如何?

  王建军:首先,十分感谢陕西日报对汉中发展的关注支持。今年环境日用“宣战”这个词很好,富有挑战性,说明了环境问题的严峻性,也符合基层工作实际。汉中今年启动的“三年行动”计划,就是以“四大战役”方式向污染宣战的。截至目前,该项活动进展顺利、态势良好。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治理流域污染、清除城乡垃圾活动,广泛发动群众全方位清理城乡垃圾;二是在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基础上,精心筛选500个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三是启动了汉江沿岸7个重点镇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已经完成工程设计、项目选址等前期工作;实施了31个新建(关停)环保项目,目前已有8个建成投运、3个基本建成(尚未通过环保验收)、10个正在建设。四是及早部署了夏季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尽可能减少焚烧秸秆对空气的污染。五是扎实开展了全民造林活动,目前完成造林14.3万亩、新增和改造城镇绿地面积27.8万平方米。

   面临问题仍然较多破解必须持续给力

  记者:据一些资料显示,近些年汉中市在环保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这将对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发挥积极作用。请问,你们目前还面临哪些问题?

  王建军:正如你所掌握的。近年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汉中“循环发展、生态宜居”战略定位,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二五”以来,中心城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始终保持在340天以上,去年达到了350天;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分别达到二、三类标准。但由于汉中属于欠发达市,环保工作底子薄、治污设施欠账大,工作中也还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滞后。中心城区和10个县城雨污管网不分离,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压力很大;镇、村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尚属空白。二是产业结构不够优化。冶金建材、医药化工等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占比高,减排治污量大、任务重。三是农村环保任务艰巨。秸秆综合利用直接效益低,禁烧压力很大;以化肥、农药和家畜家禽粪便为主的面源污染居高不下,农村环保形势严峻。

   治污突出三大重点综合整治打组合拳

  记者:众所周知,水污染、大气污染及农村面源污染,是目前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汉中“三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和“向污染宣战”的靶向目标。请问,汉中下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建军:社会关注的焦点就是政府工作的方向。在水污染治理方面,重点抓好医药化工、食品酿造等行业废水治理设施升级改造和黄姜皂素、氮肥等落后产能淘汰,解决好中心城区、县城污水管网升级改造问题,分批建好沿汉江39个建制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确保汉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全面达标,出境水质稳定在二类标准。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引导重点企业安装脱硫脱硝设施,鼓励工业锅炉改用清洁能源或节能燃烧方式,推进秸秆禁烧暨综合利用,集中治理餐饮服务业油烟、机动车尾气污染、建筑工地和街道扬尘,力争到2016年,中心城区空气PM10、PM2.5平均浓度分别较2013年下降10%以上,县城空气质量始终保持二级以上。

  在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方面,采取“户分类、村组收集转运、镇处理”模式,集中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和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持续整治养殖业和土壤重金属污染;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建设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美丽乡村。

   强化领导全面发动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记者:汉中市以实施“三年行动”计划为抓手,在向污染宣战、建设美丽家园的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请问,这其中值得总结和需要下步继续坚持的主要有哪些?

  王建军:在工作中值得总结和需要下步继续坚持的,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的高规格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将主要任务细化分解,逐级明确主抓领导、主抓部门、时限要求,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是强化资金投入。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并将中央生态补偿转移支付资金的20%和其他环保专项资金整合捆绑,用于污染防治;利用南水北调对口协作机遇,争取受水区支持建设治污工程;制定有效激励措施,引导企业加大治污减排投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三是强化群众参与。利用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积极引导和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打一场污染防治的人民战争,让群众通过参与活动不断强化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态文明行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