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王正敏涉嫌学术造假 期待公正严格的调查

09.01.2014  19:36

  王正敏涉嫌造假事件正在发酵。

  从开始一个学生举报,到王正敏团队中有人指出当年“拆别人的设备克隆”,再到王正敏参评院士时的推荐人(也是院士)要求把王正敏从院士队伍中开除出去,整个事态扑朔迷离,错综复杂,正沿着难以预料的方向发展。

  今年78岁的王正敏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教授、中科院院士。在中科院的网站上是这样介绍他的:长期从事听觉医学和耳神经—颅底显微外科的研究,是我国此领域的主要开拓者和国际颅底外科学会创始人之一;组织并主持国产人工耳蜗的研制;在保护和重建神经功能的耳外科、颅底神经血管区显微外科、自主创新的人工耳蜗和内耳细胞损伤修复机制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使聋残人复聪率和耳神经—颅底疾病治愈率得到明显提高,使我国在该领域位居国际先进行列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人才。

  2012年,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医师王宇澄,先后向复旦大学纪委和中科院学部投诉,揭发其导师王正敏涉嫌学位造假、论文及专著抄袭等。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受命进行调查,并于2013年9月在其网站发布调查结果称,王正敏提供的医学博士学位证书,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定不存在造假行为;但王正敏的确在学术论文上存在“一稿多投”、任意编制实验结果、一图多用等问题,属于学术不规范。

  不久前,有媒体报道,王宇澄称王正敏至少有57篇论文涉嫌抄袭,还“克隆”国外人工耳蜗样机冒充自主研发。对此,复旦大学于今年1月3日召开情况通报会。复旦大学学术规范委员会主任周鲁卫在会上说,王正敏编著的《耳显微外科》、王正敏主编的《颅底外科学》和王正敏著《王正敏显微外科学》3本著作,在未取得国外著作版权的同意下,对其原著图片采取重新描画的做法,使用了大量插图,且未注明出处,这种做法尽管不属于学术剽窃,但是不符合国际公认的学术规范。至于举报信中所提及的“文字抄袭”,因其内容为解剖学描述,不属于抄袭。而对于“克隆”国外人工耳蜗,王正敏解释说,国外产品只是对其有启发,绝非“克隆”。

  央视于近日播放了关于王正敏涉嫌学术造假的新闻。新闻中,记者采访了王正敏研发团队的几名主要研发成员,其中具体负责破解国外人工耳蜗样机芯片的沈义虎承认,他们的人工耳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主研发,而是模仿了澳大利亚科利尔公司的产品。他们通过对科利尔人工耳蜗芯片内部电路的提取、分析、整理,研究他们的芯片技术原理、设计思路、工艺制造和结构机制,然后依葫芦画瓢做出了自己的芯片。另一位团队成员范宝华也表示,所谓自主研发的人工耳蜗包含了大量国外技术成分。

  报道还说,王正敏在2005年参评中科院院士的时候,一共有7名院士推荐人。其中4名推荐人最近向中科院写联名信,要求对王正敏的院士资格予以除名。

  经科技日报记者核实,确有4名院士向中科院学部写信,要求对王正敏造假事件认真调查,如果涉嫌造假要严肃处理。而记者在晚间就王正敏造假事件,电话找到其他几位中科院院士。他们均以不了解情况、不便发表评论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中科院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中科院学部于2012年11月收到王宇澄对王正敏的投诉,学部随即致函复旦大学,要求对投诉情况进行调查核实。2013年9月,中科院学部收到复旦大学回函和调查报告。中科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常委会对此进行了专题研究,成立了由相关领域院士组成的专门工作小组正在做进一步核查和研究。这位人士表示,中科院将严格按照有关程序处理此事。

  据介绍,中科院对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制定了严格规定,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章程》和《中国科学院院士违背科学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等。学部对收到的投诉,首先转交院士所在单位或归口主管部门调查处理。若有违背院士行为准则的,学部都将根据相关程序进行调查。对院士的处理程序是,首先由相应学部进行调查,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由其所在学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可给予警示、批评、警告直至撤销其院士称号的处理。

  对于王正敏事件,媒体评论人杨禹认为应该把它变成院士改革的助推力:“无论举报者动机如何,对举报内容都应厘清。我们不希望任何一位严谨治学的院士蒙受污名,更不希望中国院士制度的严肃性、科学性蒙受污名。要通过改革增加对院士的学术规范要求,减少院士的资源配置权,减少直至消除不当的经济、学术甚至行政待遇。”(李大庆) (中新网江西新闻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