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成交量 还有基本面
证券时报记者 程丹
在多项维稳措施的共同作用之下,股票市场逐步企稳向好,流动性紧张的局面基本缓解,大盘逐渐显现出一些积极信号。故障排除的机器恢复正常运转需要时间,重新进入佳境也需要时间,同样的道理,股票市场从异常情况向正常状态回归,不会是一蹴而就。
分析市场走势时,技术分析派习惯观察成交量,有的甚至将其视为评判市场走好与否的唯一标准。近期,有市场人士拿明显萎缩的成交量说事儿,据此认为市场人气涣散,断言后市可能再度走弱。股谚有云,“成交量不会骗人”,如果纯粹是“看图说话”,从量能萎缩确实能够看出市场各方的谨慎态度,但如果仅凭成交量的阶段性缩减,就得出后市走势堪忧的结论,难免有过于武断的嫌疑。
股票市场走势千变万化,市场参与者时刻面临着不确定性,谁都渴望拥有能够看透未来的水晶球,可是真正的点石成金者毕竟是少数。股市的多变催生出各式各样的预测方法,笼而统之,大致可归入两类: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两种分析方法又各自包含很多个维度,成交量只是技术分析当中较为重要的一个指标,远不是全部。中外股票市场的历史均表明,技术分析的准确率不高于其他分析方法,单纯把技术分析流派中的成交量分析法拿出来,其实没有多少说服力。
即便是要拿着放大镜琢磨成交量指标,也要把成交量变化放到具体的市场环境当中,看看量能萎缩背后是否还有其他原因。此前市场快速上涨期间,两市合计成交量屡屡突破万亿,这种亢奋的成交背后,不规范的杠杆资金起了很大作用。随着市场逐渐恢复理性,各种主动和被动去杠杆措施慢慢落地,因杠杆产生的买盘和卖盘双双回落,降杠杆的过程体现在盘面上,必然表现为量能的萎缩,这是一种理性的回归,是健康的回落。
波动乃是股票市场的常态,有涨有跌恰恰说明股市正在回归常态。与其把精力耗费在复杂的技术分析上,为市场的短期走势挠头,不如多关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琢磨琢磨晴雨表背后的宏观经济基本面。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都不能放松,因为只有规范有序的制度环境,才能保证股市发挥正常的晴雨表功能,达到服务实体经济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