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20国100余洋弟子隐居日照深山跟中国师父学太极
[提要]年近五十四的陈中华有个梦想,他希望耄耋之年再也打不动拳时,他坐在自己设计的中西合璧的楼台之上,霞光映天,俯瞰大青山,放眼望去皆是打着太极的海内外弟子……
夜幕降临,太极广场上升起篝火。来自澳大利亚的美女Lily,头绑红色头巾,身着黑红相间充满神秘异域感的表演服,舒展着柔软的身体,挥舞着火把,为大青山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献艺。(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陈中华,这个被称为海外传播陈氏太极第一人的中年男人,今年五十有四,花白短发一脸大胡子,身着白色练功服,脚蹬粗布鞋,他是陈式太极拳十九代,洪均生宗师的嫡传,也是混元太极第二代,冯志强宗师的嫡传。(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常年居住在此研习太极拳法的外国游客,遍布亚、美、欧20多个国家,现有100余人,这些慕名而来的外籍学员成为大青山的一道风景。(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Tim是太极拳的受益者。66岁的他几年前被诊断活不到三五年,病情严重的时候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结缘太极后,他将美国的房子卖掉,所有的积蓄都给了陈中华,搬到大青山投入到太极拳事业中来,成为陈中华的左膀右臂。(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奥地利小伙帕威尔悟性极高,33岁的他言行举止像个大儿童,学起功夫来却是最认真的。(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到目前为止,陈中华的海外徒弟或学生已经遍布世界138个城市或地区,他所开设的武馆、教学点分布在欧洲、美洲、东南亚、澳洲,甚至是非洲等各大洲,已经有三万五千人跟随他学习太极拳,长期坚持学习的有4000多人,学拳长达10年以上的有200多人。(齐鲁网记者 李聪格 摄)
齐鲁网日照6月16日讯(记者 满倩 李聪格)每天清晨五点,晨曦初露,习武35年的太极拳大师陈中华早早来到大青山顶上的均生太极广场,等候着他的几十个洋人弟子赶来练拳。
一个人,一套拳,一座山,这里孕育了不一样的太极故事。
大青山,坐落于日照五莲,这座由泰山、沂蒙山、崂山三山余脉聚起的高山,如今已成为太极圣地。
常年居住在此研习太极拳法的外国游客,遍布亚、美、欧20多个国家,现有100余人,这些慕名而来的外籍学员成为大青山的一道风景。
年近五十四的陈中华有个梦想,他希望耄耋之年再也打不动拳时,他坐在自己设计的中西合璧的楼台之上,霞光映天,俯瞰大青山,放眼望去皆是打着太极的海内外弟子……
与武术结缘
陈中华,这个被称为海外传播陈氏太极第一人的中年男人,今年五十有四,花白短发一脸大胡子,身着白色练功服,脚蹬粗布鞋,他是陈式太极拳十九代,洪均生宗师的嫡传,也是混元太极第二代,冯志强宗师的嫡传。
陈中华自幼便与武术结下不解之缘。
1961年出生在日照五莲的陈中华,自幼体弱多病,却痴迷武侠,是个十足的“金庸迷”。
他三岁因为麻疹治疗不利,得了一种皮肤病,全身奇痒无比,小学五年级之前,从来没有整年念完一学年的课程。十三岁,得了猩红热,给他留下了风湿症和关节炎。十五岁,被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移位。
病魔缠身,为了强身健体,他自幼便开始抡拳踢腿。
怀揣着行侠仗义的武侠梦,1979年,文革结束后,陈中华18岁,考取了山东大学外语系英语专业,走出五莲县进入大学校门后他便开始跟着物理系讲师李敦银老师学习弹腿、飞子拳、吴氏太极拳和查拳。
听说济南黑虎泉有位叫洪均生的老师傅,比武从来没输过。
陈中华血气方刚,对这个传闻将信将疑,“都是傻子,我不是!”于是,陈中华自信满满地决定前去会会这个老头儿,给他点教训。
结果,当他亲眼看到这个头发白白、走路慢慢的老先生,轻易地将前来挑战的年轻人玩于股掌之上,陈中华被老先生出神入化的武功震撼了——他要拜洪均生为师。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洪均生老先生教给陈中华的不仅是高强的武功,还有做人的品格。
“你权力再大,我不在你面前低头!你这个人再穷,我也想把我的馒头掰开和你分着吃!”跟洪老练拳7年,老人家的一言一行在陈中华心里根深蒂固。
“师傅生性耿介,从不说违心的话,从不做违心的事。他思辨能力极强,富于幽默感和深刻的智慧,能把难懂的道理说得简单明白。”在陈中华眼里,师傅是个隐世的哲人。
洪均生,是陈氏太极拳十七代嫡传宗师陈发科的早期入门弟子之一,1907年生于河南省禹县,1996年卒于山东济南,享年90岁。
“师傅去世时一直说要给他穿上那套黄袍马褂,他生前说过,他是清朝人。”陈中华告诉记者,师傅一生大多数时间都生活在济南十几平米的陋室里,用了66年的时间学习、练习和研究陈氏太极拳,用了将近30年的时间写下了太极拳巨著《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这种普通其实是一种传奇、是一种非凡。
直到今天,每每跟人谈起老师傅,陈中华眼神里依然流露出满满的钦仰之情。为了纪念恩师,他在大青山上将建成的广场取名为“均生太极广场”。
远赴加拿大
1985年3月22日,这是陈中华人生中的一大转折点,这一天,他第一次出国到了加拿大。
大学期间,陈中华认识了他的太太,一位加拿大籍华裔。毕业之后,他放弃外交官的工作,毅然选择跟随妻子远赴加拿大,一切从头开始。
到了加拿大,他除了读教育学硕士外,每天坚持练太极,日子长了,跟在他身后学拳的老外队伍越排越长。
在加拿大的三十年,陈中华的事业可谓如日中天。他做过市政首席中文翻译、在加华报当过编辑,还曾任加拿大西诺灵有限公司总裁、649659轮胎有限公司总经理、加拿大中国商会理事……
2001年,他的工厂已经开到了非洲约翰内斯堡、贸易公司已经达到每月十几个集装箱的时候,他急流勇退,辞去所有职务,卖掉所有的公司,决定退出商界,专心授拳。
到目前为止,陈中华的海外徒弟或学生已经遍布世界138个城市或地区,他所开设的武馆、教学点分布在欧洲、美洲、东南亚、澳洲,甚至是非洲等各大洲,已经有三万五千人跟随他学习太极拳,长期坚持学习的有4000多人,学拳长达10年以上的有200多人。
35年坚守
晚上9点,在大青山上的练功房,陈中华在现场指点着做推手训练的弟子们。
没有飞檐走壁,也没有神行百变,甚至看不到太极拳的轻灵自然、缜密缠绵,记者看到的,只有两个人站在擂台上身体与身体硬对硬地对抗,类似摔跤。
与齐鲁网记者同来的,身高一米八,体重足有200斤沉的山东省体育局工作人员不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迎战”的是陈中华的小徒弟,21岁,不到1米7的个头,120几斤,二人悬殊显而易见。
抱拳作揖后,两人推手。小徒弟身轻矫健,体育局工作人员也身怀绝技,曾练多年散打。
几个回合后,小徒弟一发力,体育局工作人员重重地侧翻在地,令人目瞪口呆。
“陈氏实用太极拳不同于大家在公园看到的健身拳法,很多人打的只是架势,拳法看似飘逸漂亮,却不实用。” 陈中华认为,实用太极拳是一种功夫,有着400年的历史,是健身与自卫的艺术活动,它有着深不可测的吸引力。
“练拳就是练拳,讲究的是身体结构,讲究的是力学,讲究的是阴阳辩证的东方哲学,实用太极拳不是故弄玄虚。”陈中华严厉地规范着徒弟们的拳法,在他看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必须做到“无过不及”,一招一式都要注重技击实用。
从1979年至今,不管是身在中国,还是远走他乡,陈中华视太极拳为艺术,35年坚持将这门“艺术”,练到身心合一、身心两忘。
海外洋弟子
夜幕降临,太极广场上升起篝火。
来自澳大利亚的美女Lily,头绑红色头巾,身着黑红相间充满神秘异域感的表演服,舒展着柔软的身体,挥舞着火把,为大青山远道而来的游客们献艺。
每个周末的晚上,月皎波澄,大青山里便会传来悠扬的古琴声,回旋婉转的箫声,伴着悦耳的小提琴声、和奏的口琴声,演奏者全是陈中华的海外学生,此时的大青山堪比“百老汇”。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奥地利、德国、新加坡、波兰……这段时间,从世界各地专程跑来大青山学太极的老外们,年纪最大的是66岁的Tim,最小的是20多岁来自澳大利亚的“街舞女孩”何倩瑜。
他们都是追随陈中华来到中国的海外弟子。
Tim是太极拳的受益者。66岁的他几年前被诊断活不到三五年,病情严重的时候连胳膊都抬不起来。结缘太极后,他将美国的房子卖掉,所有的积蓄都给了陈中华,搬到大青山投入到太极拳事业中来,成为陈中华的左膀右臂。
如今的Tim,爬山打拳,毫不费劲。这个可爱的外国老头,还深得大山里孩子们的喜爱,尽管语言不通,但他总是拿出自己的零花钱,给孩子买糖吃,做着鬼脸哄得孩子哈哈大笑。
奥地利小伙帕威尔悟性极高,33岁的他言行举止像个大儿童,学起功夫来却是最认真的。帕威尔曾在河南陈家沟练拳达4年之久,去年,陈中华在中国返回加拿大前,在脸谱网发消息说自己在北京。
陈中华正吃着午饭,帕威尔专程从陈家沟找来了。俩人一搭手,帕威尔就问,“你什么时候再来中国?”就这样,帕威尔成了陈中华的徒弟。
来此学拳的外国人,有从旧金山赶来的牛津大学哲学博士,有新加坡的企业老板,有跳街舞的澳大利亚年轻女孩,也有公务员、运动员、大学生、程序员、司机……
每个海外游子,都带着自己的故事来到中国大青山,跟随陈中华,一起探寻太极拳的神秘与真实。
一个梦想
问起其中的原因与奥秘,陈中华如是说,“太极拳就像一面镜子,反照人生,它和针灸一样,在国外成为让人最信服的中国传统文化。它能健身,亦能养生,正是它在身体中起到的微妙变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朋友想去探究它的神奇魅力。”
2005年,陈中华回到家乡,站在大青山上,看旭日东升,突然迸发出开发大青山的念头。
凭着执着之力,2013年,大青山景区完成投资1.2亿元,接待国内外游客67万人次,实现收入1340万元,大青山景区已发展成为五莲“山、泉、寺、拳”旅游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山东省内最大的国际太极文化交流基地。
孕育,传承,从大青山走出去的陈中华,这个“海外传播陈氏太极第一人”,在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近30年,在五十知天命的年纪,怀揣梦想,重新回到家乡,唤起国人对太极的重视。
“一张床,三顿饭,学会真正的太极,走遍天下你有饭吃。”在以自己的造诣继续前行的路上,陈中华希望看到,通过太极这座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