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经济发展新动力研究
经过三十多年快速发展,随着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我国经济进入换挡期,增速放缓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在全国经济趋稳下行的大环境下,青云谱区经济也同样面临困境,下行压力有所加大,2014年以来,青云谱区GDP增速从1989年实行县区核算开始首度呈现个位增长态势。其他各项经济指标也均较上年有所回落,全区经济发展急需新的动力,以促进新的发展。
一、基本情况
一般来说,经济换挡期不仅表现为经济增速明显回落,更重要的是经济发展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
1 、从综合指标看 ,近年来经济增速均呈回落态势。最近十多年,青云谱区经济整体呈现从快速发展到逐渐回落趋稳的态势,其中GDP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十二五前三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15.2%、14.8%、12.2%;财政总收入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十二五前三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7.3%、21.6%、20.2%;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十五期间、十一五期间、十二五前三年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4%、23.6%、23.2%。由上可见上述综合经济指标的增速近十多年基本呈现回落态势。
图一: GDP 、财政收入增速趋势图
2 、从需求看, 投资、出口的经济拉动作用减弱。近十年来,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的增速均呈现回落态势,下图显示,三大需求中消费的增速相对比较平稳,保证了其对经济的稳定拉动。而投资、出口的回落幅度较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其中投资2013年增速为22.2%,较2005年的47.1%回落了24.9个百分点,较2009年的47.9%回落了25.7个百分点,而2014年以来增速更是回落至15%左右;出口总额2013年的增速为15.6%,较2005年的340%回落了324.4个百分点,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几年,增速回落至-2.9%,之后虽有反弹,但近两年增速一直在15%左右,2014年以来更是回落至个位增长。
图二:近十年来三大需求增长走势图
从供给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依赖性强。首先,支柱产业工业的贡献率降低。2013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5%,较2005年占比减少了15.7个百分点,其对经济的贡献率为31.56%,较2005年对经济的贡献率减少了30.8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贡献率的降低主要是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逐年回落的影响。其次,各主要经济指标中普遍存在对重点行业及企业的高度依赖。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看,2013年汽车制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61.17亿元,占全区总量的62.4%。汽车制造业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一直在60-70%左右,其增长速度对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影响较大,比如说2008年汽车制造业增速为2.15%,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4%,2010年汽车制造业增速为29.5%,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8.7%。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看,2013年洪客隆百货、国美电器两大零售企业的零售额占全区限上零售额比重达34.2%,贡献率达48.6%;支柱零售行业汽车零售业5年来零售额增速基本呈回落态势,占比更是逐年降低,与此同时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增速也呈现逐年回落态势(见表一);从规上服务业看,2013年全区45家规上企业仅分布在13个行业,19个行业空白,行业发展不齐全,而45家企业又集中分布在三大行业,分别为道路运输业7家、商务服务业11家,专业技术服务业11家,三大行业的营业收入占全区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84%,但增速仅为4.3%,致使全区营业收入增速仅4.9%,其中道路运输业更是同比下降9.84%。
表一:2010年以来限额以上汽车行业零售额对比表
| 企业户数 | 累计完成(亿元) | 增速(%) | 占全区限上零售总额比重 (%) | 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 |
2014年1-9月 | 25 | 44.6 | 12.5 | 51 | 16.0 |
2013年 | 26 | 25.11 | 15.9 | 50.4 | 18.0 |
2012年 | 23 | 21.67 | 30.0 | 53.0 | 20.9 |
2011年 | 21 | 16.67 | 21.5 | 65.2 | 26.6 |
2010年 | 21 | 13.72 | 21.2 | 68.8 | 29.8 |
二、 原因分析
从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看出,青云谱区正处于经济换挡期,经济发展动力不足,而产业结构的矛盾正是全区经济发展放缓的主要原因。
1 、二产主导结构不变 , 工业增速逐年回落。 近年来,青云谱区始终致力于大力发展服务业,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逐年提高,但以二产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依然保持不变。2005年全区GDP总量为84.8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0:71.9:27.0,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71.9%,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0.2%。2013年全区GDP总量为258.56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0.1:64.8:35.1,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为64.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4.5%。九年来,二产占GDP的比重虽然减少了7.1个百分点,但仍然是全区的主导产业,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减少了15.7个百分点,仍保持了45%左右的比重,稳居全区各大行业首位,占据经济主导地位,其增速对全区经济影响较大。受城区发展制约,工业退出步伐的不断加快(九年来纳入统计的规上企业数量减少了39家)。表二显示,横向比较,青云谱区的规上工业增速长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增速排位仅高于东湖、西湖、红谷滩等城区;纵向看增速几乎呈逐年回落态势,2013年增速(11.5%)较2005年回落了10个百分点。总之,工业虽为全区第一大产业,但长期增速偏低,难以拉动全区经济快速增长。
表二:九年来青云谱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对比表
年份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增加值增速(%) | 21.5 | 16.0 | 13.4 | 6.4 | 14.9 | 18.7 | 13.5 | 11.2 | 11.5 |
南昌市增速(%) | 26.0 | 23.8 | 20.5 | 21.3 | 18.0 | 21.0 | 18.0 | 14.8 | 12.9 |
青云谱区在全市排名 | 9 | 8 | 10 | 11 | 9 | 8 | 9 | 10 | 9 |
2 、第三产业较快发展,内部结构尚需优化。
近十年,青云谱区围绕“繁荣都市发展极,生态人文展示区”的发展定位,始终致力于第三产业的发展。2005年全区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7%,2013年提高至35.1%,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9年来提高了8.1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了0.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9年年均增速14.7%,高于GDP年均增速0.6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0.7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横向对比看,青云谱区三产增加值占比偏低、增速偏低且低于同期GDP增速。2013年全国GDP增速为7.7%,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8.3%,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6.1%。青云谱区GDP增速为11.1%,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0.8%,低于GDP增速0.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35.1%。同为中部省会城市城区,长沙市各城区的三产增加值占比基本都高于青云谱区,其三产增加值增速也基本都高于同期GDP增速。我国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其增长速度仍然高于同期GDP增速,是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是带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通过对比可以看到,青云谱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但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在发展速度方面也不占有优势。
表三:2013年部分区域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情况对比表
区域 | 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 | 三产增加值增速(%) | GDP增速(%) | 三产增加值增速高(低)于GDP增速(%) |
全国 | 46.1 | 8.3 | 7.7 | +0.6 |
江西省 | 35.1 | 9.1 | 10.1 | -1.0 |
南昌市 | 39.8 | 9.8 | 10.7 | -0.9 |
青云谱区 | 35.1 | 10.8 | 11.1 | -0.3 |
广州市 | 64.6 | 13.3 | 11.6 | +1.7 |
上海市 | 62.2 | 8.8 | 7.7 | +1.1 |
长沙市 | 40.8 | 12.1 | 12.0 | +0.1 |
长沙市芙蓉区 | 82.2 | 11.3 | 11.8 | -0.5 |
长沙市天心区 | 60.7 | 13.4 | 12.3 | +1.1 |
长沙市岳麓区 | 41.3 | 14.0 | 11.0 | +3.0 |
长沙市开福区 | 74.5 | 14.1 | 13.0 | +1.1 |
长沙市雨花区 | 37.7 | 9.6 | 9.5 | +0.1 |
长沙市望城区 | 18.8 | 14.2 | 13.7 | +0.5 |
其次从三产增速发展趋势看,从2005年到2013年,增速基本呈逐年回落态势。前四年(2006年除外)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超过了GDP平均增速,而后五年第三产业增加值(2012年除外)增速则低于GDP平均增速。2013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10.8%,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0.6个百分点,低于GDP平均增速0.3个百分点;2014年1-9月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为6.6%,低于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速3.9个百分点,低于GDP平均增速2.6个百分点。显然,近年来第三产业虽然发展较快,但目前尚未能取代工业成为对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且已呈现增速回落态势。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三产内部结构不优。
图三:近年来主要产业增长趋势对比图
最后,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支柱行业支撑不力。2013年GDP年报数据显示,批发零售业、非营利性服务业、营利性服务业、房地产业占GDP比重分别为11.3%、7.7%、7.3%、3.6%,成为第三产业的四大支柱行业。批发零售业2013年增加值同比增长12.3%,高于全区三产增加值增速1.5个百分点,是拉动三产的重要支柱行业,按其发展轨迹,该行业已过了高速发展阶段,处于平稳较快增长态势,2014以来,该行业持续着下行态势,增速保持在11%左右;非营利性服务业主要受财政支出和行政事业单位的人员工资影响,在国家严控“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政策下,近两年一直是低速增长态势;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的主要评估指标是十大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该指标增速今年以来逐季回落,更主要的问题是存在上规企业数量少,行业不齐全,空白行业多,重点企业依赖性强等发展隐患;房地产业发展极不稳定,受宏观政策影响大,2013年该行业增加值增速为22.3%,是增长最快的行业,对全区经济增长贡献较大,但2014年以来该行业一直处于负增长态势,多项指标不理想,1-9月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54.4%,房屋施工面积同比下降5.1%,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96.9%。
三、对策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是一个动态的行为,指对某一区域的资源配置进行调整并使其效率达到最优,目的主要是形成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内在推动力,获得经济增长和资源配置高效化。从辖区经济发展实际情况看,促进产业升级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保持工业平稳发展,重点支持优势制造业。 针对辖区工业发展缺乏土地空间的实际,加大政府服务力度,壮大都市工业,全力支持洪都集团、江铃集团等知名企业升级改造,做优做强。依托洪都集团、江铃集团等重点企业的科技投入、在职培训和产品开发等优势,实行靠大联强策略,逐步提高全区工业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劳动者素质和产品质量,辅以生产性服务业配套,大力振兴现有优势制造业,促进企业技术现代化、管理科学化、生产集约化,保持全区工业平稳增长。
(二)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新一轮经济增长极。
1 、依托辖区比较优势,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一要 促进中介服务体系化。充分发挥辖区工业基础较好,交通便利、成本较低等比较优势,吸引会计、法律、税务代理、评估等各种中介服务机构进楼宇,立足全区面向全市提供专业服务,培育发展中介服务业,初步形成现代中介服务体系构架。加快培育发展高效优质的融资、资产评估、担保、产权交易、技术交易、法律咨询等中介服务业态,帮助辖区工业企业理顺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管理水平,走上专业化、规模化发展轨道。 二要 促进楼宇经济规模化。全区现有楼宇33幢,总建筑面积约59.08万平方米,另外正在建设的有9幢,规划建设的有11幢,针对现有楼宇存在入驻企业效益不高,物业管理不够完善、入驻企业规模偏小、行业集聚度不高等问题,应合理规划定位,用专业楼宇打造产业链条;重视政策引导,用专项基金鼓励楼宇发展;突出资源整合,用产业聚集贯彻以商引商;打造服务平台,用优良环境提供特色服务。 三要 促进物流业现代化。充分发挥交通畅、成本低等比较优势,依托区内各大物流市场,完善现代物流体系和基础设施,着力打造以昌南工业园为核心的消费导向型特色物流园区。创新机制,积极引导扶持全区物流融入国内物流市场,参与国内行业物流分工体系,拓展物流市场,鼓励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依托物联网大力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和标准化,大幅提高全区物流业增加值。结合辖区实际,以南昌深圳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物流中心”、南昌肉联厂冷冻冷藏物流中心、新地冷藏物流中心等促进冷链物流专业化,以九州通为首促进医药物流精细化,以运通汽配市场为中心促进汽车及零配件物流智能化,以几大建材市场升级为契机促进建材物流信息化,扶持深农、阳光乳业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以促进农产品物流现代化。
2 、聚集辖区人气商气,改造提升生活性服务业。
一要 打响文化品牌,融合发展旅游产业。充分利用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象湖景区的文化底蕴和生态资源以及普贤寺宗教文化,主打“八大山人”文化牌,大力培育和发展“文化+旅游+商业”三位一体的大旅游业。不断放大“八大山人”文化品牌和都市生态效应,促进全区传统旅游升华到全方面、高层次、多效益的文化生态休闲旅游。以梅湖、象湖、玉带河周边为载体,打造特色鲜明的旅游景点,形成融旅游景点、餐饮娱乐、休闲度假、文化产品交易、都市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产业层次整体提升。 二要 提升城市品位,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城区最终能否聚集足够的人气、商气,主要看城市品位,应围绕“文化发展示范区,城市繁荣副中心”的发展定位建设绿色生态宜居城区,健康发展房地产业。应优化住房供给结构,合理引导住房消费,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规范物业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一方面,打造医疗教育品牌,提高辖区住房入住率,另一方面,合理开发风格多样、功能完善的中高档商品房,吸引成功人士入住青云谱区,使市民精神风貌逐步改观,催旺人气,增添商气。 三要 扶持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现代商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经营模式和管理理念改造提升辖区传统商贸业,积极吸引人气、营造商机,全面吸引国内外的顶级品牌、优秀经营团队、高端人才进驻,形成推动传统服务业快速发展的品牌、技术和人才集聚高地,推动现代商贸业健康发展,重点打造一个核心商圈、三个繁荣商圈、八条特色商业街。另外,“无电不商、无商不电”已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对传统商贸冲击很大,青云谱区已聚集了九州通、第一枪网、北软科技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电商企业,但影响及带动力仍有待提升,存在人才匮乏、辖区企业的电子商务应用化程度有待提高等问题,应做好规划、制定扶持政策、打造一批项目载体,做大一系列电商品牌。如能抓住电商发展机遇,突出特色,必将成为辖区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三)着力挖掘内需潜力,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1 、促进消费快速增长。一方面 要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着力推进辖区内各项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激发群众的消费潜力。 另一方面 要和城镇化结合起来。以南昌市加快城镇化建设为契机,加快商圈建设,做响文化品牌,提升城市品位,大力发展教育医疗卫生事业,增加城区辐射力,吸引周边县区来青云谱区消费。
2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 保持投资合理增长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更是调整当前产业结构的重要推手。 一要 抓好招商引资,特别是要围绕促进产业升级、完善产业链,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按照全区产业发展规划,瞄准龙头企业、在招大引强上实现新突破。 二要 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方式,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杠杆作用,引导和释放民间投资潜力,着力提高投资效率。 三要 抓好项目会战,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具体问题,促进项目加快落地,确保投资持续增长。全区各相关部门结合自身职能,切实规范和简化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程序,在投资项目审批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对已开工的且具备审批条件的项目,最大限度地帮助项目单位办理各项行政审批手续,为投资项目新入库创造有利条件,以确保全区投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