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谱区2015年城市管理工作亮点频现
优美宜居的环境是最惠及百姓的民生福祉。
回眸2015,对青云谱的城市管理而言,注定是凝心聚力、真抓实干的一年:园林管护引入“市场化”管理,让城区生态建设更加专业;探索网格化管理,让“精细化”渗透至城区的每一个大街小巷;“畅通城区”活动如火如荼进行,着手为百姓打通出行“大动脉”……
回眸2105,对青云谱的百姓生活而言,注定是感同身受、值得珍视的一年:生活垃圾直运开全市之先河,居民区附近的垃圾中转站一个个没了,路上的垃圾臭味消失了,所有垃圾通过直运车直接被送走;“农贸市场”进入智慧时代,百姓买菜更加方便快捷,甚至可以足不出户坐等新鲜时蔬“自动上门”…….
回眸2015,青云谱区以“民生城管”打造出的“幸福城区”令人向往:理念不断创新、机制不断优化、制度不断完善、工作逐一被落实,管理更上台阶。
如今的青云谱,每天都以“归零”的心态,从百姓最切身利益的方面入手,从不自满、从不停歇,不断破解城市管理中一个又一个难题,让青云谱的城区面貌在润物无声的时光流淌中,精彩蝶变!
垃圾直运——
开启“环保之旅”城市更清新
传统的垃圾中转站不仅影响环境,也带来一定的噪音,可没有这中转站,居民又不方便,如何破解这样的难题?
2015年8月底,青云谱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生活垃圾直运工作。截至去年12月底,工作运行近4个多月来,辖区内的环卫作业市场化运作企业已投入14台密闭式垃圾直运车,目前围绕辖区航空路深圳农产品市场、朱桥公寓小区、华东博览城周边开展生活垃圾直运,在社会反响、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方面均取得较好成效。
“传统的垃圾处理方式存在诸多困难,包括保洁人员劳动强度大,收运效率低,而且垃圾具有成分复杂、腐蚀性强的特点,运送垃圾车辆容易造成垃圾污水沿路外溢等情况,对城市环境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垃圾中转站如果设置过多也会对居民生活造成困扰。”青云谱城管委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实施生活垃圾直运,让辖区内原有的垃圾中转站“退居二线”,不再承担垃圾中转作业,彻底解决长期困扰群众的噪音大、异味重、蚊蝇多、污水横流问题以及垃圾中转站选址建设难问题,避免了由此引发的百姓不满。“垃圾直运”将垃圾清运工作延伸至百姓家门口,却只带走垃圾不留下“脏、乱、臭”,辖区百姓对这一创新举措拍手叫好。
青云谱区引进的生活垃圾直运车属于新能源电动垃圾收集车,工作时效率快、零尾气、无污染、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的特性,成为该区一道独特的“道路风景”。
实施生活垃圾直运是否会增加财政负担?青云谱区也算出了一本精打细算的“民生账本”:现在实施生活垃圾直运,财政仅需每年支付外包服务费用。同时,辖区内垃圾中转站实现了“零增长”,建设经费实现了“零投入”,也避免了因当前垃圾中转站机械设备和配套清运车辆功能老化,养护维修成本居高不下、逐年递增而面临的设备更新、更换带来的财政千万元大投入以及之后的设备维护、维修等费用。相比而言,实施垃圾直运财政负担大大减轻,百姓生活质量却大大提高,可谓“一举双赢”。
记者了解到,对于“退居二线”的垃圾中转站,青云谱区将通过重新规划改造成简易救助环卫工人的固定场所和临时歇脚点,以便解决环卫工人工作间隙无处落脚、酷暑寒冬无处饮水问题,预计将在全区建设50个临时歇脚点,同时配备相应的服务设施,如:座椅、空调、微波炉、饮水机、简易药箱等。
园林管养——
市场化运作赢得“满城绿”
城市高速发展离不开埋头苦干的建设者,城市管理离不开与时俱进的探索前行。如今的青云谱区,悠然于梅湖景区,信步于城市道路,一抹抹绿意,已然“翠”满整个辖区。
“生态就是最大民生、最宝贵的财富”这早已成为青云谱区多年从未更改的发展方向。2015年以来,青云谱区继续不断探索城市管理中园林绿化管养体制机制上的创新举措,通过改革使得辖区内园林绿化发展不断朝着更加专业的方向迈进,已然成为青云谱区绿化上台阶的推动力。
“青云谱的市政园林管养包括道路、园林绿化、路灯管护方面,工作量大、专业性强。”青云谱区政府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青云谱区现管护道路面积约235.03万平方米、人行道面积71.71万平方米、车行道163.34万平方米、检查井964座、雨水井4211座、桥梁3座、明沟1099米;同时,需要管护40条主次干道和街巷行道树的绿化面积达238651.985平方米;公共休闲广场、街头大小绿地39处(个),管护面积263432.88平方米。绿化管护总面积达 51.27万平方米;道路路灯 25条共计1617 盏,小街巷路灯107条1049盏,景观灯 8处80盏,共计 1216基灯杆2746盏。“工作量十分大,而且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担子非常重,探索出一条科学的管理模式非常重要。”
据介绍,2015年9月,青云谱区专门制定了《青云谱区园林绿化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改革的组织领导、改革内容、实施步骤等,进一步转变部分园林部门工作职能、引入园林养护作业市场竞争机制,实现园林养护与环卫作业一体化。从2015年12月1日起,青云谱区绿化园林管护市场化服务外包试运行,2016年8月后将全面实施。
转变部分园林部门工作职能。通过“政企分开、管养分离”改革,将园林管理部门从直接组织园林养护作业服务和管理,转变到对园林养护作业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和对园林养护作业市场的间接调控上,发挥政府对城市园林养护工作的管理职能和主导作用。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园林绿化的管护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更优的服务。实现政府在市政公用方面,从“花钱先养人再做事”向“花钱直接做事”的转变。
引入园林养护作业市场竞争机制。青云谱区按照企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运作价格体系,全面推行市政园林养护作业外包,实施市政园林养护作业服务市场化,形成一个统一开放的市政园林养护作业服务市场,促进全区市政园林养护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
实现园林养护与环卫作业一体化。按照“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的城市管理体制,通过选择园林养护与环卫作业统一的管养主体,妥善处理此前相互扯皮、权责不清的问题。此外,园林养护与环卫作业还能实现作业上的结合,不管是园林还是环卫的班组上路,一旦发现路面问题,都可以随时上报,及时处理,从而达到整合基层资源,减员增效,减少管理上多头环节,提高园林绿化综合管养的工作效率。
农贸市场——
去农贸市场买菜时只需拿出手机,在支付宝上输入需要支付的金额即可完成交易,无需带钱,无需找零,这样不用带现金买菜是不是很潮很便捷?其实,这样的买菜模式已经不再停留于想象,而是实实在在出现在青云谱区的辖区内。通过试点打造“智慧农贸市场”和“掌上市场”,青云谱区正努力让这样的智慧交易模式成为为民便利服务的普遍现象。
据了解,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互联网+”向惠民服务发展,2015年10月8日起,青云谱区在辖区内人口较为密集的象湖农贸市场和京山农贸市场试点建设了“智慧农贸市场”。市场内通过接入移动公司百兆光纤专线,免费wifi全覆盖,使传统的农贸市场,融入互联网时尚元素,变得更加便民利民了。“智慧市场”搭建的移动支付平台,让消费者买菜时,只需用手机扫一扫商户的支付宝二维码图标,即可完成付款,省去商户找零钱的麻烦,让老居民真正享受到更快捷、更优惠、更卫生的消费体验。
目前“象湖智慧市场”、“京山智慧市场”试点已建成投入运行。数据显示,“智慧市场”两个试点上线3个月来,移动支付交易笔数和交易额逐日上升。数据显示在“双12”当天,市场内日交易笔数最高达4156笔,日交易额突破16万元。而第二批智慧农贸市场:江农农贸市场、春晖园农贸市场、南苑农贸市场、楞上花园农贸市场等四个市场已建成并将陆续投入运行。
下一步,青云谱区将继续把“智慧市场”惠民概念进一步延伸,“掌上市场”将于2016年1月份发布,将线下菜场搬到老百姓的手机中,实现老百姓足不出户便可轻松消费。同时,还将组建专业的配送团队,实现“线上下单支付、线下快捷配送”,连通最后一公里产业链,实现农产品“020”商业模式。目前“天盛掌上市场”系统平台在做测试开发及发布运营,计划在该区选择配送点100-200个,覆盖全区主要人口聚居地,逐步打造高效的电子商务平台。
网格管理——
助力市场经济有序发展
数据显示,青云谱区目前共有中小型餐饮580户,大型餐饮17户,食杂店650户;大中型超市25户,医疗机构102户,药店70户,教育机构食堂25户。作为市场秩序的管理者,如何能够在管理中做到确保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特别是保障辖区内食品安全?这成为摆在青云谱区决策者面前的一道“智力题”!
为此,青云谱区不断探索、创新,从2015年10月份开始,由辖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正式履行新职能,承担起原工商、质监、食药监三个部门的职能。面对新的监管形势,该区将原基层工商分局网格化管理与实际相结合,不断创新、摸索出了新的基层分局辖区网格化管理模式。
重新划分网格区域。青云谱区在原工商分局网格监管区域的基础上,结合新的职能及辖区新增加的监管市场主体,对原网格区域重新进行了科学的划分。在划分过程中,以每个分局所处的街办(镇)与辖区内主、次干道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着重做到网格监管区域范围的大小、网格内市场经营主体的数量和网格监管的任务相对均衡。同时,该局采用电子地图的形式,按行业用不同颜色标注,将辖区主要经营户的分布情况及基本情况进行立体化展示,使监管人员对辖区情况了然于胸,便于工作开展。科学的划分使得辖区内各项工作得以顺利开展,也为相关部门对各网格监管人员绩效考核提供了横向的比较,营造出了公平竞争的良好氛围。
合理配置监管人员。随着监管职能的整合,干部队伍的人员数量也相应增加,基层分局的监管任务也更重。在新的监管形势,原有的基层分局人员对新的监管职能也一时难以接手。针对这一情况,青云谱区从辖区监管的整体出发,精简机关人员,在确保原基层分局网格监管人员不变为前提,将大部分原质监局、食药监局机关及执法人员充实到基层分局网格化监管组中,重新配置的网格监管人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促进基层分局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同时,该区还完善了各项监管制度,确定岗位职责,落实ab岗工作制度,避免网格区域出现监管漏洞,监管辖区所有经营户的日常经营活动。在巡查中,对网格群众的各类投诉、咨询及办理各类证照的资料提交等可以依法依规现场处理的做到现场办结。
建立网格检查台账。根据要求,网格监管人员需清楚地了解自己所监管的网格区域内的各市场经营主体,并建立网格区域内的食品经营户、餐饮经营户、药品经营户、高危行业经营户、特种设备等各项重点监管经济户口台账。据介绍,相对于传统监管模式,运用网络化信息化手段,采用网格化监管模式,极大地方便了日常监管,工作效率得到大幅提高。
据悉,下一步工作中,青云谱区还将与广告公司合作,利用“互联网+”研发智能化管理平台,进一步转变监管方式,通过网络在移动终端上完成分派任务、监控监管等工作。目前,该平台已完成了前期信息数据采集工作,预计于2016年5月上线。
畅通城区——
打通城市“动脉”
惠及百姓“出行”
上班、购物、游玩……百姓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出行。完善路网功能、惠及百姓出行、提升百姓幸福指数成了青云谱区着力解决的民生问题。
2015年12月21日,全市畅通城区道路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召开,青云谱区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召开了畅通城区交通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制定并下发了《青云谱区畅通城区道路交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据悉,该区突出重点、开展了全面的整治工作。截至目前,共查处各类交通违法158起,查扣“五车”非法营运74辆;取缔出店、占道经营551处,流动商贩63处,规范非机动车乱停放53处,规劝机动车违规停放38起;检查电动自行车经营户22户,查封超标电动自行车11辆,查扣涉嫌超标三轮电动车2辆;由区“文明办”牵头在7个重要交通口安排“小蜜蜂”志愿服务人员;区属25所中小学开展以增强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班会;加大对城市道路污染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整治运输车辆泄漏、乱倒、轮胎夹带泥沙污染路面等违法行为,查处违法违规车辆6辆,罚款8000元整。
同时,为保障专项整治工作出成效,该区以交通秩序整治为突破口,全方位抓好大环境整治工作,分片区成立三个小组重点围绕出店占道,沿街户外广告,卫生日常保洁,“五车”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放等城市管理突出问题,借助区“数字城管”、区微信平台等手段,进行了全天候、全覆盖常态化督查,坚持做到问题立查立改。
城区的“动脉”真正畅通,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据悉,为破解交通拥堵难题,该区还将在人流、车流密集区考虑建设地上、地下立体停车场,预计三年内将在辖区内花博园、八大山人、象湖公园、包家花园等点位建设9个停车场,努力为群众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着力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记者 张平 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