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只是一周“宣传”而已

04.06.2015  10:37

  第二届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已于6月1日正式启动,本届活动重点在于加强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教育。因为随着网络发展的白热化趋势,广大未成年人"触网"率也在迅速上升。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网民)规模达2.77亿,占整体网民的42.7%,其中超过六成的青少年网民信任互联网上的信息,网络安全意识较弱。而与青少年上网剧增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在当前学校教育中,大多数中小学校对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认识滞后、重视不够、方法不力,更没有开设网络交际安全教育课程,难以适应网络时代发展形势,满足不了青少年网络交际的心理需求。并且,偏重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网民最重要的特点,网络游戏更是成为青少年使用率高于网民总体最多的一项,其中尤以未成年网民为主,而目前市场中很多网络游戏产品充斥着暴力、色情、危害社会公德等不适合青少年接触的元素,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事实上,互联网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一观点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舆论的焦点已经不再针对其本身的"虚拟"性,而被我们称为"未成年人"的这一代,他们一出生就有了互联网,并已逐渐养成通过此平台学习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开发潜能和休闲娱乐的习惯。一旦社会、教育机构和家庭的网络安全意识淡漠,再加上青少年心智尚未健全,难以辨别网络信息的良莠,许多犯罪分子便会以此为空隙,随意提供下载一些明显违法性质的APP软件,导致青少年通过这些渠道不慎交结网友被骗,甚至遇害。显然,青少年网络安全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从源头上控制和打击违法不良信息的传播已是迫在眉睫。

  为此,这届宣传周活动中有关部门正在实施通过一系列的网络安全课程教育和公益活动,推动校园法治网络建设,提升学校网络安全教育管理水平,培养广大青少年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意识和良好习惯,进一步增强师生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保护广大师生信息和财产安全。但是,青少年的网络安全教育并非只是进行一周七天的宣传活动即可,网络安全宣传周发挥的主要是动员作用,是引起社会重视的一面旗帜,让网络安全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公众生活的一种意识常态才是活动的根本。因此,必须形成以学校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有效机制,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的正面主题教育作用,积极向青少年传授网络自我保护和网络道德方面的知识,引导青少年自觉抵制不良和违法信息;另一方面国家要鼓励和支持建立更多服务青少年为主的公益性网站,同时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对互联网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举报,最大程度上规范网吧的经营,打击黑网吧,严惩网络不良与犯罪信息传播团体,将其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限制在最小范围。唯有全社会都积极发力,形成持续不断的强大合力,逐渐构建完善网络安全监管体系和积极引导网络伦理道德,才能确保网络时代对青少年的成长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