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输油管爆燃事故已致35人遇难 166人受伤
22日,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黄岛区)发生一起输油管道爆燃事故。截至当日21时30分许,事故已造成35人死亡,166人受伤,65人重伤。截至发稿时,受伤群众正在当地多家医院救治。
记者从事故现场和青岛市有关部门了解到,22日凌晨3时,位于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秦皇岛路与斋堂岛街交会处的中石化管道公司输油管线破裂,原油泄漏。上午10时30分左右,管道公司和黄岛油库在清理油污过程中,开发区海河路和斋堂岛街交会处发生爆燃,距此地约1公里外的雨水管道末端入海口处发生原油燃烧。
当地迅速组织消防等部门展开救援,并布设3道围油栏,至下午2时两处明火点已全部扑灭,危害未进一步扩大。当地已启动应急预案,按规定上报事故情况,并通过官方微博等及时发布消息。
记者22日中午在赶往现场时看到,地下输油管道爆燃导致不少马路中间爆裂拱起,砖块洒落一地,道路两边有些车辆因爆炸产生的冲击力受损,其中一辆银色SUV的后半车身已被爆裂的砖石砸扁,还有一辆绿色皮卡被掀翻在路边,不少爆燃点附近的车身上落满灰尘,道路两旁的一些绿化树木也因冲击发生倾倒甚至被连根拔起。
山东省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宣传部提供的情况显示,管道破裂泄漏事故发现后,3时15分关闭输油。但斋堂岛街已有约1000平方米路面被原油污染,部分原油沿着雨水管线进入胶州湾,海面过油面积约3000平方米。
根据当地通报,这起事故初步原因分析是管线漏油进入市政管网的轻质原油闪爆导致,具体原因正在调查。引发事故的管线建设于上世纪80年代末,爆裂管线长度达3.5公里。
事故发生后,由青岛市和中石化成立的“中石化输油管道爆燃事故应急指挥部”启动一级响应,组织青岛市军地医护专家,全力抢救伤员,并全面搜救事故现场人员。受伤群众被安置在黄岛区中医院、第一医院、西海岸医院。青岛市政府已部署对全市市政管网进行安全检查。
22日22时许,青岛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官方微博通报了黄岛办事处区域内水电气恢复畅通的情况:在“11·22”中石化原油输送管道泄漏爆燃事故中受损的5条输电线路已恢复供电,23日12时前可恢复通水,从通报时起,40小时可以恢复供气,48小时供暖。
这次事故共造成2条35千伏线、6条10千伏供电线路受损,其中仍有3条10千伏线路正在紧急抢修。燃气管道没有受到影响,但因安全原因关闭。
青岛爆燃被指后果超乎想象至少6名消防员遇难
一位在现场参与处理事故的工作人员告诉财新记者,事故后果“已经远远超过我当初的想象”,据其透露,伤亡人数还有可能进一步变化。
接近中石化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目前的死者中,至少有六名为消防队员。
一位石油化工行业业内人士对财新记者表示,石化行业的抢修通常是在高危环境下进行,即便是在发现泄漏之后进行带压堵漏处理(意即,利用合适的密封件,彻底切断介质泄漏的通道),仍难以避免易燃介质的残留,而抢修过程中若处理不当,产生的静电或者火花会导致起火或爆炸险情。
【事实+】输油管道近期刚投入使用
今年8月28日,山东黄岛至潍坊输油管道正式投入使用。
该输送管道全长176公里,途经青岛的胶南市、胶州市和潍坊的高密市、昌邑市和寒亭区。总投资13亿元,年输送能力为1500万吨,预计能实现年销售收入3.54亿元,利润1.01亿元,税金1.1亿元。
潍坊北部沿海地区有多家地方炼化企业,但由于所在地区的潍坊森达美港万吨级码头、二万吨级码头正在扩建,无法停靠大型油轮,所需原料主要依靠汽车运输,原料运输成本高。而该输油管道建成后一吨油用管道运输比用汽车运输可节约成本约六成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