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煦:青春电影泛滥反射观众年轻化

22.04.2015  17:54

  近两年,华语电影掀起一阵“青春片”的热潮。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既叫好又叫座后,一些导演们发现此类青春电影成本不高,拍摄手法也较为简单,但依靠明星效应和题材总是能收获不错的票房表现。

  于是,在强大的市场导向前提下,前有《匆匆那年》和《小时代》,后有《左耳》、《栀子花开》等一系列未上映的电影接踵而来。为何国产青春电影会在近几年获得如此高的关注度,笔者认为,这和观众的需求密不可分。究其原因,青春电影的层出不穷是观影人群愈发年轻化的体现。

  最新的报告研究显示,当今电影市场,年轻观众已经成为走进影院观看电影的主力军。2014年,19-30岁的年轻观众占总观影人次的50%。电影购买力掌握在年轻人的手中。国产电影类型片的发展还在摸索阶段,而近年来出现的青春片正好“撬开”了年轻观众的口袋。一些以年轻人为主体,剖析青春生活为视角的电影恰好符合青年人的观影需要和情感诉求。所以,在电影市场商业化运营的今天,像这种成本不高、受市场欢迎的题材更能够受到投资方的青睐。

  青春电影,其实应该更贴切的说是青春“谈恋爱”电影有着很多吸引观影的因素。当年轻人,甚至是不再年轻的观众走进电影院,很多人就放弃了思考影片本身了。电影已经成为大家回忆青春的载体。操场、校服、早恋,电影里的种种更多的是引发观众思考的催化剂,让他们自动的“脑补”出自己当年的真实情景。而电影本身的支离破碎、逻辑不通和矫揉造作,谁还会在乎呢。

  但抛开感情因素不谈,国产青春电影确实存在着不少问题。过度的商业化,使得这类影片更像是为年轻人特制的商品。隔靴搔痒的触及一些话题,无病呻吟地抒发着青春的伤痛,电影创作变成了“私人订制”。其次,此类电影同质化倾向也很严重。早恋、打胎、出轨等情节频频出现在各种青春片中,且电影中传递的价值观念也值得推敲。有些人看完电影甚至总结道“没有打过胎,不足以谈青春”。

  迎合年轻观众的青春电影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吸引不少观众,但电影不仅是商品更是一种艺术,一味迎合市场而不注重提高品质和思想内涵,这股“青春片”的风潮注定不会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