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静瑜:突破“垃圾围城”关键在体系建设

07.05.2015  11:21

  5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布《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评估研究报告》,报告统计了2006-2012年的公开数据,评估了中国28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状况,结果显示效果并不理想。(5月6日 澎湃)

  “垃圾分类回收”的口号在中国已经喊了许多年。从修建垃圾分类回收桶,到印发各种垃圾分类知识的传单,中国人付出的努力不少,但是结果仍然如报告上的不尽如人意:垃圾回收率低,分类回收桶仍然混杂着各种垃圾,种种现状令人叹息。

  事实上,目前我国的垃圾分类回收大多流于形式,喊几嗓子口号,建一些分类垃圾桶便算是“推广了垃圾分类”。殊不知当环卫工人将这些垃圾收走的时候还是一骨碌装进了同一个大袋子里,该填埋的填埋,该焚烧的焚烧。但这样的做法绝对不是环卫工人的失职,因为他们面对着的是一整条街的垃圾都由一个人收,即便分类收了也无法进行分类处理的窘境。

  是的,只建立垃圾分类回收桶,却没有办法建立起处理各种分类垃圾的处理厂,这就是现在大部分推行垃圾分类城市的现状。建立一个垃圾分类处理厂需要高额的资金,即便建立了处理厂,由于可回收物相当于期货,每天的价格变动非常大,加上再生资源比原生的资源更贵,很少有人愿意使用,那么这些企业何以为继?除了终端建立困难重重,要实行垃圾分类,在垃圾运送上就必须打破目前“一人一线”的运送模式,改成多线运送,成本将大大增加,那么这部分资金又由谁来承担?

  于是面对这样的困难,大多数政府机构便只好从增强垃圾分类的意识下手,狠抓垃圾分类的第一步。但是这样“虎头蛇尾”垃圾分类回收充其量也就是一个面子工程而已。对于那些好不容易将垃圾分类完毕的居民们来说,最终垃圾仍然被一股脑处理也等于是在他们的头上浇了一盆冷水,对于垃圾分类的热情将大大减退,造成恶性循环。

  因此专家们的“政府应推行更加强硬的垃圾分类政策,将垃圾源头强制分类纳入法律”的建议固然重要,但当务之急除了唤醒人们的分类意识、保障分类能顺利实施之外更在于建立完整的垃圾分类体系。从垃圾投入分类的垃圾桶,到垃圾的分类运送和分类处理,环环相扣,形成产业链和完整的体系,才能让垃圾进入分类垃圾桶后依然能实现分类回收的本来意义。当完整的体系形成之后,各种垃圾处理后的产品也就能顺利面世,这也将大大地鼓舞人们垃圾分类的兴趣和意识,形成良性的循环。同时垃圾分类也成为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政府部门也不再需要面对虽摇旗呐喊,但收效甚微的窘境了。

  这样复杂的体系就需要政府部门去推动建立,但是这并不是一味地补贴来推动发展,而是努力使垃圾处理成为一项产业,产业内部良性竞争,健康发展。立法部门在立法强制提升人们的分类意识之外,也应立法完善垃圾的运送和处理环节,并加强相关的监管。这样的体系建立是困难而漫长的过程,但是也有城市如台湾已经开始努力,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只有当垃圾分类回收从头至尾都可以高效完成,最终的垃圾分类产品也能造福群众,并使他们感受到垃圾分类的真正意义时,才能形成整个垃圾分类回收体系的良性循环,“垃圾围城”的困境才有可能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