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长时间贴面膜等于培养细菌 记者求证辟谣

28.01.2014  16:56

  昨天上午,在牙科诊室门口,记者碰到一位带着女儿来矫正牙齿的妈妈。

  因为医生第二天就要回老家过年了,所以最后一天很多病人都来了。这位妈妈等不及,让女儿一个人等着,自己做面膜去了。

  但是前两天,有人在微博上说:面膜不会被吸收反而会滋生细菌。很短时间里,转发评论的人数就超过了10万。就连网络科普名人姬十三也转了呢。

  关于面膜和护肤的问题,瞬间成为热点。

  怎么美美地过个新年?除了面膜,还有什么更好的美颜术吗?我们咨询了皮肤科、整形科的专家,给大家做参考。

  面膜是细菌的培养基?

  远远不够条件

  这条微博的原文是这样的:

  生命科学院院长演讲一场,彻底改变了她。当时院长说:我就不明白你们女生为什么喜欢敷面膜。不知道胶原蛋白大分子不能被皮肤吸收也就算了。那厚厚一层,不就是在脸上抹了层培养基么?还一敷敷半小时,皮表各种菌各种虫高兴坏了,等你敷完(各种菌)都四世同堂了。

  这个结论,让很多爱敷面膜的网友心急,到底该不该信?记者身边有朋友,春节要到韩国去玩儿,老早说要买面膜回来当礼物了,看到这条消息也来求证。

  虽然大家都很惊讶,但是也有很多人提出了质疑:连哪个学校的院长都没说,这消息能信吗?

  还有人问:说的是哪种面膜?无纺布的还是膏状的?胶原蛋白真的不能吸收吗?四世同堂有多少菌?培养菌没有温度要求吗?菌多了会毁皮肤吗?

  “这个太夸张了,我们实验室里培养细菌,少的也得等几个小时;况且皮肤表面本来就有很多共生的细菌。”杭州市三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杜晓航告诉记者,如果说“院长”指的是无纺布面膜,那么这种面膜中一般会添加防腐剂,细菌应该无法欢快地繁殖。

  院长说,女生敷面膜这会功夫,细菌都四世同堂了,虽然我们可以理解为是他在卖萌,用了文学手法,但从科学角度讲,它也确实不合逻辑。

  “面膜中的成分跟实验室培养细菌的培养液,完全是两种东西,面膜中的成分未必适合细菌繁殖。”杜医生说。

  培养基,是供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组织生长和维持用的人工配制的养料;市场上面膜,会添加一些营养物质,但跟培养基的营养程度相比,简直就是难民见土豪,营养含量差远了。

  “况且,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就是有细菌的,很多细菌跟人类是共生共荣的关系。”杜医生说,敷完面膜后,表皮微生物活跃会毁坏皮肤,这个说法有点危言耸听。

  胶原蛋白不能被吸收?

  小分子水解蛋白可以被吸收

  一看到这个段子,杭州市三医院激光美容科副主任医师乔刚,就给记者解释了几个概念。

  “一般的胶原蛋白,是种大分子物质。”乔刚说,由于皮肤最外层角质层的存在,加上细胞本身的生理过程,决定了类似的大分子物质,是无法被皮肤内的细胞所吸收的。

  但他说,目前市面上的胶原面膜,是一种复合性的面膜。如果是含有胶原蛋白成分的,其中的胶原蛋白,是小分子水解蛋白,并不是传统的大分子胶原蛋白。

  “所以这位院长,可能是把胶原蛋白和水解胶原蛋白的问题混淆了。”乔刚说,一般胶原蛋白面膜里,还存在同时从动物皮中提取的透明质酸和硫酸软骨素,这些物质,对皮肤起到保湿、美白、防皱和祛斑作用。

  杜医生也告诉记者,不同面膜,作用不同,如果主打清洁、保湿作用的面膜,有没有胶原蛋白,可能关系都不大。

  比如石膏面膜,固化之后可以产生热量,让皮肤毛孔扩张,加速血液循环,起到深度清洁作用;

  再比如医院里给湿疹病人的中药面膜,主要是用中药的杀菌作用,另外面膜中的水分,可以帮助热量散发,缓解红斑。

  “所以你要说面膜管不管用,要先看你是为了什么敷面膜,如果能有针对性地选择面膜,对皮肤还是有帮助的。”杜医生她自己家里也有面膜。

  如果敷面膜过敏了怎么办?

  救急的方法是先冷敷

  虽然真相没那么恐怖,面膜也不是毫无用处,但是两位医生也告诉记者,他们确实会遇到很多因为敷面膜伤皮肤的病人。

  “大家要注意用面膜会过敏的问题。面膜里成分很多,香精、防腐剂都会可能引起过敏。”乔刚说,尤其是自制面膜,风险更大。

  “自己做面膜,很多人会用鸡蛋清、黄瓜,这些营养物质比较丰富,而且还没有抑菌剂,所以比较容易滋生细菌。”他说。

  既然面膜里有那么营养物质,是不是敷得时间越长,吸收得越多?

  杜医生说,如果大家用的市场上卖的面膜,最好按照说明书上的时间来使用。因为贴的时间长了,水分吸收掉之后,皮肤闷在里面不透气,反而不好,会刺激皮肤。

  “即使是治疗性的面膜,一般15~20分钟也够了,达到效果就可以了。”她说,面膜不要天天敷,一周1~2次就可以了,太频繁了反而会加重皮肤负担。

  如果用完面膜后,皮肤发红,可能就是过敏,要马上停用,先在家里用冷水敷一下。因为冷敷可以带走热量,让毛细血管收缩,舒缓皮肤。

  如果脸肿起来了,就得到医院去,请医生帮忙处理。有些情况下需要吃抗过敏药。(本报通讯员 黄春燕 方序 本报记者 丁颍鹃 章咪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