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玉印:给孩子压岁钱不光只是关爱

12.02.2014  13:39

  每年春节,给孩子“压岁钱”,是中国的传统习俗,寓意“压住邪祟”。随着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压岁钱的传统寓意渐渐走样,大人们拼面子发压岁钱,孩子们也开始比谁拿到的压岁钱多。近日,新京报记者调查北京90名10到13岁孩子发现,孩子们今年平均收到4867元压岁钱,比去年上涨了5%。其中,收得最多的孩子,压岁钱有2万元,收得最少的为0元。(2月10日 新京报)

  毋庸置疑,给孩子的压岁钱,不仅是长辈对孩子的关爱、期待和祝福,更是亲情、友情、人情。但如何处理压岁钱,留心处处皆学问,不能让压岁钱对孩子的期待付诸东流。

  首先,既然压岁钱是长辈对晚辈的关爱、期待,因此作为父母就应该抓住契机教育孩子,要孝敬长辈,注重亲情、友情,报答恩情。

  其次,压岁钱是人情,要教育孩子压岁钱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爸爸妈妈同样也要给人家;压岁钱也是自家的钱,不能随便乱花,更不可拿来与小伙伴们比高低,你收到的压岁钱多,说明爸爸妈妈还人家的也应该多,没有什么可攀比、炫耀的。

  同时还应该告诉孩子,压岁钱越来越多,说明我们生活越来越好了,并不是爸爸妈妈的官做得越来越大了的缘故;压岁钱的多寡,与人生活的圈子、地区经济有关,让孩子知道,还有收不到压岁钱的孩子,他们的生活还非常困难,你收到的压岁钱可能就是贫苦地区家庭一年的收入,所以压岁钱不能随便花。

  第三,孩子的压岁钱,尽量让孩子自己处理。压岁钱只是在孩子那里过过手,不仅不能让孩子体会带压岁钱的真正意义,更不能抓住契机对孩子施以教育。比如让孩子造造计划,说说这些压岁钱如何处理,才更有意义,才不辜负长辈对他们的祝福、期待,或用压岁钱(自己的钱)买自己想要的玩具,买书,买衣服,不能随便花,无目的地乱花;教育孩子学会理财,可以像杨某晴小朋友那样,购买银行的理财产品和电子黄金,自己去体验赚钱的惊喜,与赔钱的风险,学会承担,从而更珍惜自己手里的钱。

  总之,虽然随着红包越来越厚,压岁钱已成了不少家庭的负担;但这既然是传统习俗,一两个人不好改变,我们只能利用,如果通过压岁钱让孩子懂得了很多事,让孩子在压岁钱中一天天长大,也不辜负了压岁钱用心良苦。因此,压岁钱是一个对孩子很好的教育契机,不能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