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喜获4项江西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并实现一等奖的突破

11.10.2019  05:11

10月8日,省委、省政府在南昌市召开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表彰为我省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省委书记刘奇出席会议,省委副书记、省长易炼红讲话,省领导毛伟明、赵力平、吴晓军、马志武、汤建人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路生出席。我校校长金志农,科研处处长桂发亮以及获奖代表受邀参加会议。

我校卢全国团队的“高性能稀土磁致伸缩装置关键技术与产业化”获江西省技术发明一等奖,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首次荣获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殊荣,实现了我校省政府奖一等奖的突破;王晖团队的“多策略自适应学习的进化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获江西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王翠团队的“新能源并网多电平变换器调制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我校崔猛博士参与的“建筑密集区高地下水位基坑开挖成套技术” 项目获江西省技术发明三等奖(我校排名第三)。

近年来,我校党委行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积极响应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落实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落地、不断提高高校综合实力的要求,大力实施双百人才工程以及千万元平台支持计划,使我校的整体创新能力、科研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科技服务行业领域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此次我校不仅保持了前两年省政府科技奖励的好成绩,还在奖励等次上再创新高,是学校突出学科特色、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发展思路的体现,也是我校教师自强不息、敢闯敢拼的南工精神的体现。 此次一等奖的获得,将极大地鼓舞我校教师的科研热情和积极性,提高了学校的学术声誉。近日,江西日报、江西省教育厅官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都对我校获奖项目进行了报道。(文/彭聪 祝志芳 图/张绍泉) 

 

金志农参加奖励大会

 

获奖代表合影

 

      附:我校获奖成果简介

      1 、项目名称:高性能稀土磁致伸缩装置关键技术与产业化

      主要完成人:卢全国,舒亮,赵冉,陈定方,祝志芳

      奖励类别及等级:江西省技术发明奖 一等奖

      该项目属于精密工程领域。

精密驱动技术在精密加工、电子制造领域有重要应用。受制于材料特性,传统精密驱动装置在响应速度、能量转换效率方面存在不足。稀土磁致伸缩材料(铽镝铁合金)能量密度高、应变系数大、磁机转换效率高,能有效提升装置性能。高性能磁致伸缩精密驱动装置(GMD)需求巨大,国外对核心技术长期封锁,制约了我国精密驱动的发展。

依托江西省丰富的稀土资源(铽、镝产量占全球30%),围绕制约GMD应用的磁滞非线性、精密控制、磁化率调控三个技术瓶颈,历经9年产学研联合攻关,突破了GMD装置发展的核心难题,发明了一系列高性能GMD装置并产业化,创新性发明成果如下:

1.建立了考虑各向异性和电-磁-机热强耦合的GMD非线性模型,提出了GMD磁滞主动抑制技术和整体温控技术。发明了磁致伸缩微夹持器和磁致伸缩式直线驱动装置,研制了具有非均匀磁场和双水冷结构的高性能精密驱动器,驱动精度10nm;

2.提出了基于模型解耦和自适应逆补偿的多因素、动态实时控制技术,实现了考虑材料蠕变和动态损耗的GMD鲁棒性控制。发明了磁致伸缩式惯性冲击驱动器。研制了振动时效装置,时效周期仅40分钟,较热时效节约90%以上能源;

3.提出了考虑磁场、应力双向耦合的交变载荷检测技术,实现了磁化率精准调控。发明了新型磁致伸缩式悬臂梁,研制了面向静态、准静态和冲击应力的检测装置,应用于低压电器产品诊断测试,产品机械寿命提升21%,电寿命提升25%。

检测报告表明:所发明的磁致伸缩器件,磁滞小、精度高、稳定性好。以段正澄院士为主任委员的专家组认为:“项目组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性重要成果,对我国高精微驱动自主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发表论文22篇(SCI6篇、EI9篇),出版专著1部(熊有伦、郭东明院士推荐优秀图书一等奖),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生6人、硕士生14人。已应用于精密加工、发电机设计、振动时效等领域,近三年新增销售14450.652万元、利税2024.291万元,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拓宽我省稀土应用领域、推动稀土产业升级具有重要意义。《关于尽快完善我省稀土磁致伸缩材料完整产业链的建议》遴选为江西省政协会议提案。

      2 、项目名称:多策略自适应学习的进化优化理论与方法研究

      主要完成人:王晖,王文君

      奖励类别及等级:江西省自然科学奖 二等奖

      该项目属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研究领域,研究涉及进化计算、群智能、并行计算、优化等多学科交叉基础理论。

      针对进化算法(策略)依赖于问题特征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多策略自适应集成的进化优化方法,以平衡算法的全局和局部搜索,提高算法的普适性;针对进化算法依赖于控制参数的问题,通过学习历史参数经验,提出了自适应参数策略,以降低算法对参数的依赖性;从粒子间的相似性角度,研究了粒子群算法中种群多样性丢失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样性增强策略,以保持种群多样性;将反向学习策略进行推广,提出了一般反向学习策略,以更有效地加快算法的收敛速度;针对大规模复杂优化问题的求解,研究了基于GPU并行的进化计算方法,以加快算法计算速度。

        该项目研究成果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最新IF=10.39)、《Information Sciences》(最新IF=5.52)、《Journal of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Computing》(最新IF=1.82)等国际权威期刊和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10篇,EI收录18篇,6篇代表性论文被SCI他引295次,Google学术引用812次,3篇论文入选“计算机科学”领域ESI 1%高被引论文。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并被广泛地引用和应用。

      3 、项目名称:新能源并网多电平变换器调制与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完成单位:1、南昌工程学院;2、广东工业大学;3、许继电源有限公司;4、华南理工大学。

      主要完成人:1、王翠;2、陈思哲(广东工业大学);3、张扬;4、甘江华(许继电源有限公司);5、陈渊睿(华南理工大学);6、杨小品

      奖励类别及等级:江西省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

      该项目属于新能源技术领域。

在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新形势下,绿色、低碳、高效、环保和安全是新时期能源供应的目标。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大规模并网成为必然趋势,但由此引发的电压波动、电力谐波和三相不平衡等电能质量问题也十分突出,这些问题在网架薄弱地区还会影响新能源变换器的正常运行,降低电网可靠性。因此,如何提高新能源并网的电能质量和电网可靠性成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本项目研究新能源并网变换器调制与控制关键技术,减小新能源并网引发的谐波畸变和电压波动,提高新能源并网变换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参数鲁棒性和故障穿越能力,提升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后电网的电能质量和运行可靠性。

      4、 项目名称:建筑密集区高地下水位基坑开挖成套技术

      主要完成人:韩尚宇,邱芳,崔猛,谢洪阳,张慧华

      奖励类别及等级:江西省技术发明奖  三等奖(我校排名第三)

      该项目属于土木工程学科中的城市地下空间工程领域。

      围绕复杂地质、水文、周边环境条件下基坑开挖过程中渗流、变形控制、变形修复、变形监测等关键技术问题,本项目从基坑支护结构及施工方法、既有基坑围护结构性能提升技术、基坑临近建筑物(构造物)变形防控技术等层面开展工作,系统集成了建筑密集区高地下水位基坑开挖成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