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引领 服务助推 差异发展 高安打造“质量引领”型县域经济
新华网江西频道11月5日电(李兴文 聂妍婧)如何既实现县区财政的持续增收,又推动县域经济转型发展升级?高安市给出了自己的答案。近年来,面对建陶产业一枝独秀、环保压力大的产业现状,高安市以科学发展思路着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培育光电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金融重心下移强化政府转变职能,着力推行区域差异发展分类考核,打造“质量引领”型县域经济。
2013年,在全省县级科学发展综合考评中,高安市排名全省第九、宜春市第一。今年,高安市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税源点广度以及产业创新能力在宜春市、乃至全省均处于靠前位置。今年6月,高安通用航空产业项目成功列入第47次全省重大项目调度会;高安创新项目发展思路,集全市之力重点突破,两年间光电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与传统的建陶产业分别被列入全省60个重点推进产业集群。
高安市委书记聂智胜介绍说,近年来高安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四大亮点:
——财政收入增速加快,质量明显提高。在宏观经济下行、实体经济疲软、房地产市场低迷的大背景下,高安市财政收入不仅保持较高增速,而且质量明显提高。今年1-9月份,全市财政收入22.63亿元,同比增长25.3%,列全省第12位,比去年同期前移3位;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达到85.8%,分别比全省和宜春市高出5.8和3.12个百分点。2013年,高安市完成财政收入2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6.34%;高安市财政收入中税收占比为83.7%,分别比全省和宜春市高出2.5和0.53个百分点。
——税源点多面广植根性强。高安市纳税超百万元企业达319家,企业数量居宜春市域首位,纳税额占高安市税收总量的七成,这些企业集中于二、三产业,主要分布于建材、货运物流、房产建筑、金融保险、机械纺织等行业。值得一提的是,纳税超百万元的319家企业中,本地民营企业达252家,贡献税收占比超过4成。
——引进重大项目成效明显。2013年,高安市引进5000万元以上项目39个,亿元以上项目28个;全年向上争取到位资金8亿元,争取省级用地指标6455亩,居宜春市第一。今年以来,高安签约项目26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7个,全市向上争取项目96个,到位资金2.94亿元,同比增长34%。
——民生投入不断加大。今年以来,高安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同比增长40%以上,由市财政投入2000余万元,根据营运线路距离制订了低票价的城乡客运一体化已正式运营,实现了城乡客运一体全覆盖。
我省县域差别大、县域经济总体欠发达,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新时期,各地如何推动县域经济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科学发展、加快发展之路?从高安实践来看启示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