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龙号\"预计一周内脱困:全过程仅需4小时
考察
上午的发布会上,专家在地图上指出“雪龙号”被困的位置。
因为营救俄罗斯考察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我国“雪龙号”极地考察船从1月1日起被海冰困在南极默尔茨冰架的边缘海域。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专家承担起为“雪龙号”脱困提供导航保障的重要任务。
研究院的专家上午介绍,根据遥感资料,目前“雪龙号”距离海冰区的边缘已经由前几日的21公里缩短为14.5公里,同时“雪龙号”东面的冰区出现了数千个小的水塘,这些都是“雪龙号”未来突围的利好因素。专家预测,“雪龙号”预计能在未来一周内脱困,不会对未来的科考任务带来太大影响。
记者了解到,目前“雪龙号”船上的物资补给能维持到4月份,所以船上人员的日常生活没有太大问题。
最新
风向仍不利脱困
小水塘是好消息
今天凌晨5时48分的最新气象资料显示,目前“雪龙号”周边海域还是12.7米/秒的东偏南风,对海冰扩散不利。不过受到前几天洋流以及潮汐因素的影响,雪龙号距离东部海冰边缘的距离已经从此前的21公里缩短为14.5公里。更重要的是,在“雪龙号”与东部海水区之间的海冰上出现了上千个小水塘,这些平均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小水塘说明该海区的海冰密集度已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到目前为止最利好的脱困条件。”北京师范大学全球变化与地球系统科学研究院的研究院副院长程晓说。
去年12月25日,“雪龙号”改变航向,艰难破冰行驶600多海里,对遇险的俄罗斯考察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实施紧急救援。远在万里之遥的北京,程晓带领的学术团队为“雪龙号”的破冰救援提供着导航保障。
程晓介绍,1月1日起,由于“雪龙号”所在海域风向转为东风、东南风,大量碎浮冰往船所在的位置移动,形成大面积海冰,堵住了“雪龙号”撤退的去路。“这些海冰厚度达4米,已经超过了雪龙号自身1.2米的破冰能力。”程晓说,从被困起,团队每天都和“雪龙号”保持联系,将遥感监测获得的海冰资料传给船上,帮助评估实施脱困的时机。
脱困仅需4小时
避开冰山是关键
根据研究院专家分析,目前“雪龙号”被困冰区有两座大的冰山,其中最大一座长约1公里,且发生了快速漂移,仅从1月3日至4日就移动了11.5公里。目前这座冰山位于雪龙号正北方向4.5公里。“它是船脱困的一大阻碍,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开冰山,选择一条合理线路。”程晓说。
据介绍,“雪龙号”通常破冰的速度大约为2节,即每小时3.7公里左右。按照这一速度,“雪龙号”脱离海冰的束缚仅需4小时左右。“目前资料分析,‘雪龙号’应该能在一周内脱困。这样也不会对后续的科考造成大的影响。”
根据现有资料,雪龙号还将前往南极罗斯海地区,该地区距离目前“雪龙号”的位置有大约4天的航程。
专家
雪龙号曾经多次被困
程晓告诉记者,这已经不是“雪龙号”第一次被困。这艘破冰船在2008年的第24次、第25次南极科考过程中均有过被困经历。
在2008年底到2009年初的第25次南极科考中,“雪龙号”被困冰区长达22天。每天只能运动几百米来防止海冰彻底冻住,光破冰一天就要消耗60吨燃油。被困期间燃油消耗大半。直接影响了之后对南极中山站的补给和科考。“所以这次被困,我们都很重视,希望船能尽快回到海水区。”程晓说。
南极海冰上升需警惕
程晓说,此次“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冰区带来的最大警惕就是: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海冰变少,甚至出现了航道区。而在南极,海冰却呈现上升趋势。“这种海冰的变化某种程度上会对南半球的国家的气候带来影响,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对于此次被困,北师大的专家也坦言对我国未来的极地科考是一次经验和教训。在全球气候多变的情况下,前往复杂海区应该更加做好行前保障工作,准备足够的应急预案、气象资料。同时与祖国后方的专家、机构保持密切的沟通。以确保科考、救援等行动的顺利进行。
背景
中国唯一极地破冰船
“雪龙号”考察船是中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中国唯一能在极地破冰前行的船只,能以1.5节航速连续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雪),技术性能先进,属国际领先水平,也是中国进行极地科学考察唯一的一艘功能齐全的破冰船。“雪龙号”总长167.0米,总吨位14997吨,满载排水量21025吨,最大航速17.9节,续航力19000海里。
2013年12月24日,俄罗斯考察船“绍卡利斯基院士号”于南极被困,中国派出“雪龙号”与其余两艘破冰船前往营救。2014年1月2日,“雪龙号”成功营救俄罗斯52名被困南极乘客,但在撤离密集浮冰区时被“冻”住,船上101名人员被困。(记者 张航 文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