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电讯:领导干部要善用经济学思维方式
■ 新华时评
弄懂各种指标背后的含义,读懂经济数据及其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观一叶而知时变
2014年业已过半,中国经济6月份以及上半年的各种运行数据将陆续公布。通过中期盘点,进一步认清形势,制定政策,确保我国经济下半年平稳健康运行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领导干部应当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从大数据中解析中国经济继续健康前行需要的理政方略。
首先要善于读懂市场语言。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学科,经济学习惯用数据和术语来描述市场的运行状态。即将公布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工业增速、CPI和PPI数据、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价、地方债务规模等重要数据汇总而成的“成绩单”,就是一种独特的市场语言,这其中包含着大量信息,显示着经济运行的态势。而上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用电量环比变化、城乡居民收入增速等数据,则是用另一种“话语方式”讲述市场配置的效率以及前期政策实施的成效。
各级领导干部应当主动学习经济学知识,弄懂各种指标背后的含义,读懂经济数据及其变化背后隐藏的信息,观一叶而知时变。领导干部对经济形势的误判可能会带来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偏差,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同时,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发展阶段和国情实际,不能机械照搬经济学书本理论或完全克隆西方经济学的套路。要更好地理解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型升级,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前行的主基调;7.5%左右的中高速增长,正在成为宏观经济运行的新常态。
其次要能看准市场风向。在读懂宏观数据和指标的同时,更要留心那些细微的趋势性变化,因为其中蕴含着市场发展变化的方向和改革推进的方向。以产业增速为例,前5个月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增速均略有回落,而第三产业投资增速却提高0.3个百分点,这显示了服务业发展的新势头。综合考虑第三产业GDP占比去年首超二产,并且今年继续延续这一势头的数据,上述变化反映出经济结构正在发生新变化。
当前,国家深入推进创新驱动战略,一大批新兴产业的出现势必催生更多新需求,而结构调整和深化改革也将为经济发展释放更多新空间、注入更多新动力。各级领导干部要目光四射,善于捕捉市场的新变化、新趋势,瞄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确定调控“靶点”,在坚持区间调控中更加注重定向调控,在精准、及时、适度上下功夫,在能够深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投资项目上巧做文章。
还要能用好市场之手与政策之手。应当看到,中国经济眼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游泳比赛的耐力比拼,必须科学把握速度,学会有节奏地换气,否则会被速度过慢或体力透支这两种极端情况拖向水底。正如对“微刺激”的把握,必须在总揽全局的基础上辨证考量地方情况的差异,把握火候尤为关键。
围绕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今年上半年正是各行各业、各种政策开始大力度密集调整的半年,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考验着各级党委和政府,成为重大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灵活运用市场手段,尽量简政放权,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在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发挥上,要讲辩证法、两点论,“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都要用好,这样才能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真正成为驾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行家里手”。
官方微信 | 人民微博 | 官方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