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馆藏争议:艺术展品造假?功甫帖真伪遭疑

31.07.2015  12:52
原标题:高校馆藏争议:艺术展品造假?功甫帖真伪遭疑

  原标题:争议馆藏何其多:高校艺术展品造假?功甫帖真伪遭疑

  西风斥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内元代藏品假的离谱。图片来源:西风微博

  中新网北京7月30日电(唐云云)近日,古陶瓷研究学者西风在微博发文,斥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内元代藏品“假的离谱,属于景德镇樊家井仿品作坊地摊工艺品,仿制低劣,做旧明显,毫无价值”。这是继6月14日,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本名梁晓新)在微博上炮轰馆内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之后,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受到的第二波质疑。事实上,国内多家博物馆(艺术馆)内曾出现“争议藏品”。2014年3月,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馆,真伪饱受质疑的苏轼《功甫帖》展出,引发争议。2013年7月,冀宝斋因藏品雷人山寨而闭馆整顿,并被撤销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2007年,南京“总统府”陈列“中正剑”曾被指赝品。

  “花市暂得楼”在微博上指出,浙江师范大学陶瓷艺术馆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 图片来源:花市暂得楼微博

   退休教师捐藏品建博物馆 展品被批假到惨不忍睹

  据《钱江晚报》报道,6月12日,浙江师范大学的陶瓷艺术馆正式开馆,藏品全部来自学校美术学院退休教师李舒弟的收藏。两天后,收藏界知名博主“花市暂得楼”(本名梁晓新)在微博上指出,展品“假到了惨不忍睹、令人发指的状况”。此话一出,顿时在文博圈各方掀起一池波澜。

  另据《文汇报》报道,在浙师大官网上有关陶瓷艺术馆开馆的信息中,一款标明“清康熙御制”款珐琅彩碗,无论在捐赠证书还是官方信息里,都特意加粗标明“未经鉴定”。这4个字也标注在大部分展品之中,同时校方强调,在入馆须知、展品标识、捐赠证书等各个环节也都指出艺术馆所有展品均未经专业机构鉴定,仅供参观者艺术欣赏。

  尽管如此,展品仍然让不少人频频摇头。其中,最让人诟病的,是一款“元代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此件原物作为“镇馆之宝”收藏于扬州博物馆,这一国宝级别的珍贵文物存世仅有3件,眼下突然另有一款在高校中现身,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另有文物考古方面的专家看后直言:“展出的梅瓶、青瓷,一看就是新的,只能算作工艺品。

  一般而言,正规的博物馆会慎重考虑展品来源的合法性和真实性。捐赠之前,相关文物主管部门必须进行文物认定。不过,取名“艺术馆”,似乎并不适用这一规定。浙江省文物局文物处处长杨新平曾表示,浙江工商大学内的浙商博物馆、中医药大学内的中医药博物馆等都经过行政主管部门审批。而对于浙师大陶瓷艺术馆并不知情。

  根据原先规划,浙师大有意将陶瓷艺术馆打造成一个集教育、科研和公共文化推广的文化平台。“艺术馆将面向学生开设陶瓷艺术主题课程、开展陶瓷艺术专题展等。实际上是向有兴趣的爱好者提供一些基础知识,因而与是否为文物并没有直接联系。”负责陶瓷艺术馆运营的负责人说。

  “艺术馆每周一三五下午对外免费开放,没有任何经营行为和利益参杂,被卷入这样的风波,多少有些无奈。”该负责人介绍,捐赠者不仅在艺术馆建设期间提供了部分资金支持,开馆之后又无偿提供了部分展品。“开幕式后,他马上就返回了南非的家,何需作假来炒作呢?

  浙江省博物馆研究员赵幼强表示:“高校的博物馆带有公益性质,和社会是脱节的,里面有些真假问题也是带有研究性的,如果有不对,也可以在今后的研究中完善。”校方也因为这次争议做出了反思,艺术馆方面除了考虑在标签中对展品作进一步补充说明外,在今后展览中,还将更加周全地考虑相关细节。

  近日,古陶瓷研究学者西风在微博发文,再斥浙师大陶瓷艺术馆内藏品造假。他称,“浙江师范大学新开的博物馆内假的离谱的元代藏品,这些藏品,属于景德镇樊家井仿品作坊地摊工艺品,仿制低劣,做旧明显,毫无价值所言。堂堂大学,被人忽悠还是有利益关系?欺骗学生,脑子都进水了。

  苏轼《功甫帖》 图片来源:北京晚报

   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展出《功甫帖》 真伪饱受争议

  据《京华时报》报道,2014年3月28日,由收藏家刘益谦、王薇夫妇创办的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在黄浦江畔开馆迎客。伴随着开馆仪式,一场名为“开今·借古”的展览同时开幕,该展览汇集了刘益谦、王薇夫妇多年收藏的约四百件艺术品,包括备受争议的苏富比版苏轼《功甫帖》。

  另据《北京商报》报道,2013年9月,刘益谦以822.9万美元的价格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竞得了苏轼的《功甫帖》,由于拍品价高、稀缺等原因,拍卖落槌后,藏品获得了业内大量关注。2013年12月,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研究员钟银兰等三人公开在媒体上表示,该藏品为伪本。一时间,一石激起千层浪,该观点引发了海内外收藏界更大范围的讨论。对此,刘益谦立即回应称,该藏品已经过专家鉴定,并无真伪之疑,而质疑藏品真实性的三位专家并没有看过该藏品,此后,拍出藏品的苏富比拍卖行也坚定确认了《功甫帖》的真实性。

  因《功甫帖》争议还引发了一场诉讼案。在真伪讨论中,北京天问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经理季涛先后发布了多篇文章,认为中国古代书画鉴定没有100%的确定,但政府有必要进一步强调和规定博物馆专家职责,不应许可博物馆专家以该身份在市场上做评估。对此,持不同观点的故宫博物院书画部研究员杨丹霞利用微博非实名账号公开进行了批驳、斥责,最终引发了季涛一纸诉状将其告到法院,称其侵犯了自身的名誉权。2014年7月15日,诉讼案迎来一审判决。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判季涛胜诉,杨丹霞需从判决生效之日起停止侵权、公开赔礼道歉、赔偿经济损失3065元等。一审判决后,杨丹霞不服,上诉至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2014年12月30日,二审经两次开庭,最终维持原判。

  冀宝斋藏品 圈中这个萌货是何物?图片来源:华西都市报

   奇葩博物馆”冀宝斋引热议 藏品雷人遭闭馆整顿

  据《新京报》报道,2013年7月14日,河北省文物局通过人民网公布对“雷人博物馆”河北衡水市冀宝斋博物馆的调查处理结果:冀州市民政局现已撤销冀宝斋博物馆的民营非企业单位注册登记证,冀宝斋闭馆整顿。冀州市纪委、监察局将对相关部门责任人调查处理。

  这家“河北省最大的民间博物馆”,部分藏品被网友称为山寨、雷人、错位、穿越。另据《华西都市报》报道,2013年7月7日,微博红人、作家马伯庸发表了一篇博文,描述他在冀宝斋的“神奇之旅”。从“鬼谷下山罐”系列到印有白话的“唐五彩人物叙事葵口盘”再到形态诡异的十二生肖系列,这些展品的“奇葩”程度超出想象。

  “你们在写牌子之前根本就没想好是吗?为什么要这么诚实地让参观者看到修改痕迹啊!而且那后补上去的‘稀世珍品’潦草的手写是怎么回事?”刚进行参观时,马伯庸便在一件“乾隆年间的红描金皮球花盘龙长颈瓶”面前发出这样的哀嚎。标牌上明显的手改痕迹已经让他感到无语,再加上自我鉴定的一句“稀世珍品”更是让他捧腹。

  展品中一件标注为元代“青花釉鬼谷下山罐”让马伯庸震惊了,让他联想到了那件曾经拍出了2.3亿元的珍品。不过从体型上看,二者并不能划等号:“仔细一看,那2.3亿的鬼谷子青花罐高27.5厘米,而这个高39厘米,比那个大多了。这个博物馆从一开始就不断强调,我们的藏品特点是大,特别大。”旁边居然还有另外两件“鬼谷下山罐”。

  此外,书写着“长孙公无忌一生辅佐皇上为朝廷立下许多汗马功劳”白话字样的“唐五彩人物叙事葵口盘”、足以颠覆历史的“晋代斗彩‘三英战赵云’葵口盘”以及分了公母的十二生肖系列等展品都让马伯庸“震撼”不已。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在博物馆归属的冀州市二铺村,兼任村党支部书记、博物馆馆长的王宗泉,多年来收购4万余件“古董”、价格多在一二百元至2000元之间,总投资在数千万元,王宗泉以村委会名义“打白条”,馆内人员拿白条去村委会领钱,再转交给文物商。当地村民称,因收购数量多,各地文物商排队登门,一度呈赶集之势。多位村民曾就村里账目、建馆问题向上级反映,称王宗泉建馆资金来源于出卖集体土地,更有村民怀疑王宗泉洗钱。

  2009年5月至12月,冀州纪检部门曾调查王宗泉,结果以投资失误赔了近千万元为由,对其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13年7月11日,当地政府要求将所有牌子摘下。而这样一家博物馆,此前拥有3A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少先队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科普基地等多个名头。

  前几年,皇甫江在南京“总统府”参观游览时拍下的“中正剑”,下标注有“蒋介石授给部下的‘中正剑’”字样,并未对是否属“复制品”加以文字说明。

   南京“总统府”馆藏中正剑被指赝品惹争议

  2007年8月6日,南京“总统府”(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展览研究部部长刘晓宁向中新网记者表示,关于古兵器收藏家皇甫江日前质疑馆内展列“日本军刀”和“中正剑”为赝品一事,馆方给予正面回应,认为这两件物品不是“赝品”而是“复制品”,而中国各地博物馆展出复制品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该馆馆内七成到八成文物均为复制品。

  当记者把这一回应反馈给皇甫江时,他表示无法接受,“按照我的理解,复制品是严格按照真品的样式在监督下进行复制,而‘总统府’展出的这两件和真品差距太大,应确认为赝品。

  皇甫江同时给出了自己的依据:九五式“日本军刀”共有七种样式,而馆内陈列的仿造九五式军刀不在任何一种样式之内。对于蒋介石为鼓励士气授予军官的“中正剑”,皇甫江认为馆藏“中正剑”和真品相去甚远。

  “即便是复制品,也应该加以文字说明”,皇甫江的看法是,馆方不加以说明的做法容易误导大众,同时给一些不怀好意的人抓住把柄,趁机制造历史话题。

  南京市文物局博物馆处的人员表示,博物馆可以根据主题需要,自行安排展列复制品。但如果南京“总统府”有需要展出复制品,标注相应文字的做法会比较妥善严谨。

  “这两件物品都是民间征集来的”,南京“总统府”展览研究部部长刘晓宁也道出了博物馆的些许“苦处”,“原件很难买到,价格太贵,承受不起,经费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他说,民间征集来的文物鱼龙混杂,收来“日本军刀”和“中正剑”类似的文物也是在所难免。对于专家的质疑,他们目前正在积极调整,将尽快对其配以文字说明,或直接用“投降书”撤换两样文物,做好年底的文物史料更新工作。

  对于这场争议,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史料陈列馆馆长吴先斌认为:“民间有人对此提出质疑,这非常好,南京‘总统府’应该以开放和欢迎的态度接受意见和建议。”他说,对文物展品的性质可邀各路专家进行鉴定对比,但无论如何,要将真实客观的历史呈现给百姓大众。

   文物鉴定领域“三无” 传世文物专家鉴定意见不一致

  《光明日报》还曾报道称,2011年,天津粤唯鲜集团下属的非国有博物馆,将清末民初仿制的明朝家具认定是原物,却将一件清代家具当作仿制品胡乱摆放在厨房之中,致使应该得到认真保管的文物遭到了不必要的损害。受自身学识的限制,有的民办博物馆将复、仿制品与赝品误认为是真品,而有的则将真品看成是赝品。

  时任中国文物信息中心研究规划部主任金瑞国曾分析,出现如此混乱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三无”:无门槛,任何人只要声称会鉴定就可开具“鉴定证书”;无标准,鉴定水准没有评判标准;无责任,作鉴定的人或机构、开具的证书都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金瑞国还称,由于政策、观念等因素的制约,拥有最大资源的国有博物馆没能成为民间收藏文物鉴定服务的主要力量,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此外,对于一些传世文物,专家的鉴定意见本身也不一样。时任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就曾表示,故宫的一些馆藏文物,因专家鉴定意见不同,便将各种意见录音存证,以供后来参考。在杭州的一次拍卖会上,有人将拍得的张大千画作请上海谢稚柳、北京徐邦达两位权威专家鉴定,结论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