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晓哲:驱赶“鞋垫奶奶”曝露高校教育品质

15.11.2013  14:46

  75岁老人张素婷在河北师大老校区做了20多年缝缝补补的活计,师大搬到新校区后又来到新校区摆摊卖鞋垫。张奶奶现在一个人在当地租房孤苦度日。13日,河北师大学生向报社求助称,“鞋垫奶奶”疑遭学校驱赶。(11月14日燕赵都市报)

  当地大学驱赶“鞋垫奶奶”理由是牵强的。在搬进新校区之前,长达20年的时间这位“鞋垫奶奶”一直在老校区也卖鞋垫,之前的校区难道就不讲究“整治卫生”?偏偏搬进了新校区就“变脸”了、要讲究校园整治卫生?至于所谓的“安全”问题更是无稽之谈,“鞋垫奶奶”在河北大学一呆就是二十年,教职园工和学生们基本都认识她,说“不安全”早就安全了,何止于长达20年后突然间“不安全”起来了?在笔者看来,驱赶“鞋垫奶奶”真实原因之一不过是新校区管理者的“洁癖”,全新的校区自然要有所谓的“新形象”、“新气象”,穿着“破旧”的“鞋垫奶奶”实际上影响的是该大学新校区的所谓“校容”,最终又影响到所谓的校方管理者的上级评价乃至政绩。这样的一种管理思维之下,当然看“鞋垫奶奶”不爽,必然会像驱除“眼中钉”、“肉中刺”那样“必欲驱之而后快了”。

  另一原因。长期在校院卖鞋垫、做缝补活计谋生的“鞋垫奶奶”也直接影响校园经营者的收益。校方称除了学生一些非营利性质的活动外,有经营性质的活动都要集中到店面中,这事是由后勤集团的开发办公室来负责的。何谓集中店面、集中经营?不过是一个学校利用商业活动的“创收”名头而已,集中之下的店面是要收取租金的,校方因此要获得巨额出租利益的。如果出现了一家像“鞋垫奶奶”这样的不进店经营的“个体户”,还会有可能因此出现更多的“不进店”的个体户,如此这般谁还掏大价钱“租贷店面”?“鞋垫奶奶”的摆摊式、广场式经营,岂不是挖的是校方利益的“墙角”?如此这般,不尽快驱除之才怪!

  所以,驱除“鞋垫奶奶”背后有着潜在的利益问题,也透露出大学校方事实上已经扭曲的教育价值观。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培养未来的有人文色彩、悲悯情怀的人才的地方,而不是见钱眼开热衷牟利的“市场”。害怕“鞋垫奶奶”污染“校园环境”,背后更多的不过是“出租”私利作祟。这并非笔者猜测,国内一些大学明为“学校”、实为“经营者”的又有多少?有多少大学利用教学公共资源,从事出租营利活动的?有多少所谓的学校后勤集团,利用公共资源搞商业经营赚不义之财的?一些国内大学,实际上多年来的教育活动中,不仅仅曝露出来的是学术“伪化”,以及“衙门化”的现实,也已经真实曝露出来的是“商业化”经营、市场式营销和“逐利化”的嘴脸。

  同样的是使用公共资源,校方可以搞“三产”,可以利用国家和政府提供的公共资源出租店面牟利,却容不下社会最底层的人群如“鞋垫奶奶”这些弱势群体摆个鞋垫摊、挣一口微薄的糊口钱,岂不是咄咄怪事?教育的宽容、教育的人本思维、教育者的同情慈悲情怀以及教育者的品格何在?容不下一个小小的“鞋垫奶奶”,却可以容得下大规模的商业性经营活动,本质上是教育价值观的严重失守,曝露出来的是高校管理者的自私自利。高校驱赶“鞋垫奶奶”是一面镜子,高校是什么样的品质、持什么样的教育心态,已经曝露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