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创:乞丐村成历史,切莫太乐观
位于苹果园地铁站西北侧的金顶山村曾是北京著名的乞丐村,由于距离地铁站较近加上房租便宜,很多乞讨者在这个村的“西山坡”租房居住。近日北京青年报记者在金顶山村探访发现,乞讨者早已退租离开此地。从去年北京地铁票价上调开始,乞讨者的生意就越来越难做,而随着《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执法队开始严查地铁卖艺乞讨等行为,加上有关部门的“定期清理”,乞丐村这个称呼也将成为历史。(5月17日《北京青年报》)
无论何种事物,退出历史舞台,必有其消亡的原因,具体到乞丐村来说,倘若这一称呼成为历史,两个假设的基本条件必须成立:一则,就当前而言,乞讨者集中居住的乞丐村“人去屋空”,乞讨行为受限,集中居住现象不复。二则,就未来看,返潮现象、异地而居等问题必须有解,且答案为否定。然而,结合现实,果真武断地给“乞丐村称呼成为历史”这一命题下结论,不免太过乐观。
首先,乞丐村的形成有其特定的经济和社会因素。外地职业乞讨者涌入北京,直接目的即为谋求经济利益,除却乞讨所得,降低生活成本理所当然地成为“开源节流”的另外一面,而低房租的村子显然是乞讨者不二的选择。另外,靠近地秩站点,方便乞讨、收益不菲,乞讨者沾亲带故蜂拥而至在所难免。在此背景下形成的乞丐村,与乞讨行为、生活成本、社会关系零乱交织,而《北京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条例》正式实施、地铁涨价等,对乞讨者而言,显然只是地铁乞讨的一大利空,车站、广场、商区等等仍是乞讨的天堂,地铁站点附近乞丐村的个别消失,显然不是乞丐村成为历史的充分条件。
其次,对治理职业乞讨者,相关法律仍旧缺席。目前来看,对乞讨人员的管理还局限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但该办法旨在保障其基本生活权益,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对职业乞讨、乞讨集团等并无相关惩戒措施。基于此,城市职业乞讨横行,肆无忌惮,巨大的利益诱惑带来积聚效应,乞讨者择地聚居,集体行动,“互助互利”。乞丐村不过是职业乞讨者集中的城市角落,正如被采访者所言“北京这么大,他们总能找到家。”是的,北京那么大,他们总能找到另外一个地方,幻化出另外一个如出一辙的乞丐村。
城市职业乞讨横行,伤害施舍者善心,破坏社会信任链条,已然成为社会一大隐疾。但乞丐村成历史,显然还有待时日,当然也不应太过悲观。乞讨现象的整治是乞丐村消失的前提,正视城市乞讨现象,查找其中的社会治理难题,通过制度设计、立法惩戒寻求正当解决途径。“家乡那么大,乞讨者为何找不到家?”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水平,改善生活条件,让乞讨者愿意回家,谋求正当职业,通过勤劳的双手致富。当然,职业乞讨者中不乏部分好吃懒做之徒,宁愿乞讨不愿工作,对此还需要社会共同参与,综合治理,面对职业乞讨甚至非法者,相关部门要加大流动执法治理,公众不妨“吝啬”善心,堵其收入源头。只有多管齐下,乞讨者才会慢慢觉悟,乞丐村这一称呼也才会真正地成为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