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高安实施差别化分类考核:GDP不起支配作用
核心提示: 2013年,以往常当“副班长”的华林山镇,破天荒地获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评“综合先进”。这一突变的背景是,江西高安直击干部政绩考核弊端,实施差别化分类考核,在终结“唯GDP论英雄”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高皓亮
华林山镇党委书记金斌元经常觉得“矮人一截”,因为在江西省高安市23个乡镇中,华林山镇在经济总量、财政税收、工业等主要指标上从来都是“倒数”。
然而在2013年,华林山镇破天荒地获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考评“综合先进”。这一突变的背景是,江西高安直击干部政绩考核弊端,实施差别化分类考核,在终结“唯GDP论英雄”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一个地方的发展,考核导向是最重要的风向标。”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采访时,高安市委书记聂智胜强调,科学的考核办法,既能有效推动一个地方的科学发展,也能促使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探索改进乡镇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考评体系,使每个乡镇都能扬优成势。
经济小镇“逆袭”得先进
2008年,金斌元调任华林山镇镇长,从职务上属于高升的他却没有丝毫“升官”的喜悦。
“经济总量小,工业底子薄,在GDP增长率是硬道理的考核机制下,华林山镇的考核年年垫底。”他谈到。
2013年,高安市按照江西省的统一部署,根据经济实力、区域特色、资源禀赋等因素,把23个下辖乡镇按照城市管理、工业、农业、综合、生态环保等功能定位划分为5类,实施差异化分类考核。
高安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傅仁宝向记者表示:“这样的分区安排,旨在鼓励各乡镇(街道、景区)根据自己的地理位置,扬长避短,发展优势产业,壮大镇域经济。”
去年,华林山镇财政收入3081万元,在全市所有乡镇中排名倒数第二,但靠着生态环保和旅游服务业方面的优势,夺得了全市分类考核新政下的首个“综合先进”奖项。
“2013年的分类考核中仍然还有GDP成分,但已不起支配作用,考核的重点在于工作是否有亮点,特色鲜不鲜明。”聂智胜认为,这种差异化的考核体系,让发展的指挥棒不再唯GDP,而是注重地域特色,让“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分场比赛,目的就是要引导各乡镇“因地制宜,各展所长”。
因地制宜谋发展升级
“以前想发展工业,但先天不足;要发展农业,又缩手缩脚,怕年底考核难看。”分类考核办法的实施,给田南镇党委书记盛恒吃了一颗定心丸。
“田南远离市区,地处边远,纵使招到一些企业,也多为科技含量不高,高污染高能耗的项目。”他表示,在新的考核体系下,田南镇将自己的发展定位为依托当地富硒优势发展富硒有机农业项目,目前已顺利流转山林土地2万余亩。
和田南镇的情况类似,华林山镇也将工作重心移向现代服务业、生态环保等方面。如今,正依托镇区的生态资源全力打造“南昌的后花园”,投资3000余万元的苏溪河漂流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占地上万亩的森林公园、47亩的休闲基地以及投资270余万元的垦山村农家乐均已陆续开建。
在分类考核引导下,高安市越来越多的乡镇找到自己的特色,明确了发展定位,不再一哄而上抢项目,避免了资源浪费。
“引入特色工作,使各地工作更具有自主性、创新性和实效性。”八景镇党委书记刘有生告诉记者,此次考评,八景镇就是靠着财富广场和第二人民医院建设两个项目获得特色工作先进奖项,这两个特色项目也正是为实现“率先实现小康,五年建成县城”的发展定位而进行。
明着考事,实则考人
刘有生告诉记者,去年八景镇主要做了几件“小事”,投资600多万元改造镇里中小学的运动场和校园,翻新敬老院的屋顶和卫生间,开设三条覆盖全镇所有村庄的农村公交专线……
“分类考核后,群众满意度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再像以前那样不顾实情地招商引资,怎么让群众给你打高分?”刘有生说。
“分类考核表面上是在考核事,实际上是在考核人,因为事都是人干出来的,最终落脚点是评判一个干部干得怎么样。”高安市委组织部副部长黄迎春告诉记者,分类考核带来的更深层次的变化还体现在干部的心态上。
“以前年年考核垫底,工作得不到认可,价值难以体现,时间久了甚至产生了惰性。”金斌元告诉记者,分类考核后,历来都是“思走”的华林山镇干部有了干劲。
“以前用同一把尺子去评价,一些资源条件差、底子薄的乡镇工作再努力,考核也排不上好座次,最后只能是强者跑得轻松,越跑越没动力;弱者跑得疲惫,越跑越没信心。”黄迎春说,开展分类考核后,当地许多干部工作的目标性更强了,得到组织认可的机会均等了,做工作、干事业、谋发展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