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举行

06.06.2017  21:44

6月3日,第二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总决赛暨颁奖典礼在我校隆重举行。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是由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管,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联盟主办的全国性大学生赛事。此次比赛由我校和中央财经大学联合承办,江西金融发展集团、汉辰金融服务集团倾情赞助。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副校长邓辉出席了闭幕式并致辞。

出席此次比赛的发言嘉宾

 

李志民对江西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其他单位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他指出,互联网技术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互联网的发展经历了信息化互联阶段、消费互联阶段、生产互联阶段和智慧互联阶段。未来的互联网技术必将更多地涉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非常美好的前景,该赛事将进一步提升全国大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兴趣,促进各大高校积极开展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

     


邓辉用一句“科学技术是最具革命性的力量,是一切社会变革的源泉”,表达对科学技术的进步与互联网蓬勃发展的美好祝愿,并对参与本届大赛筹办工作的指导老师和参赛选手及工作人员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邓辉还简要介绍了我校近年来积极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情况,他对金融学院选派优秀学生参加各种全国性大赛、积极主办或者承办全国性的赛事、在教学中植入创新创业的课程或者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理念给予充分的肯定。



闭幕式由我校金融学院院长汪洋教授主持。他简要回顾了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他指出中国以微信支付等为代表的移动支付走在全球前列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P2P公司跑路的现象,中国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仍然在路上。汪洋院长介绍了本届大赛的组织竞赛情况,他指出本届大赛的举办将进一步提升全国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应用创新的能力。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章宁书记致辞


中央财经大学信息学院章宁书记作为联合承办方发言,她介绍了大赛活动的背景情况,对本届参赛作品的答辩情况进行了点评,在肯定本届大赛参赛选手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她鼓励更多的同学加入金融科技的平台,与互联网金融一同进步。

本届大赛自2016年11月启动以来,吸引了全国49所高校师生积极参与,有103支队伍注册参赛,参与人数达近400人。经过南北分赛区的初赛选拨,进入全国总决赛的32支队伍分别来自全国17所高校,其中包括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江西财经大学等。大赛组委会邀请了来自全国财经类院校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15位专家参与了现场评审。进入决赛的32支队伍方案各具特色,有涉及筹资融资的《新三板智能投顾系统》和《“采撷”传统文化众筹平台》,有科技产品设计《“环行天下”智能手环》,还有涉及金融风险监管的《VOS-一站式物流金融风险监管平台》等作品。决赛共选出6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和17个三等奖。


比赛现场


颁奖现场

中央财经大学的可达鸭代表队提交的《基于音乐网络传播收益进行权益性融资的一种设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健康互助联盟提交的《We-health 健康管理平台——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保险+健康”新模式》和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peiki提交的《微宜贷》三个一等奖作品在闭幕式现场进行了展示。三支代表队选手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思路、流畅的表达无不展现了新一代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下金融应用创新方面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优秀作品展示

经过激烈的角逐,我校金融学院共有6支队伍获奖,其中林珊同学的《微宜贷》产品设计方案获得一等奖,邱玉丹、黄梦琪、罗杨团队的《融e学车服务平台》,魏筱鋆、吴启惠、肖天宇团队的《e路随行》以及陈嘉扬、钟绚芳、兰芳团队的《银行转账安全防护之双重身份验证》获得二等奖,孙歌悦、黄馨仪团队的《Eife金创学》和董晓艺、丁锦秋、黄雅风团队的《普金惠民APP方案》获得三等奖。另有信息学院周璐喆、李泽伟团队的《信用校园服务设计》获得三等奖。他们展现了江财学子的优秀风采,在代表我校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促进了更多的江财学子认识互联网金融这个全新的平台,为我校今后更多的举办大赛活动提供助力。

近年来,金融学院积极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加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衔接,探索以赛促学之路,金融学院每年组织上百支队伍参加各种大学生创新创意比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本届全国高校互联网金融应用创新大赛的成功举办,不仅提升了我院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金融应用与创新的兴趣,激发了大学生团队创新热情,提高了技术应用和开发能力,还推动了高校积极开展相关理论研究和专业实践及技术人才培养,促进成果转化,为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图文/周洪  蒋星星        编辑/林育羽)

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