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高考作文:考验思维缜密度 彰显大语文内涵

08.06.2015  16:07
原标题:专家点评高考作文:考验思维缜密度 彰显大语文内涵

  7日上午的高考语文落幕,作文依然备受关注。中国当代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毛继东教授表示,尽管从题型、内容和开放性上与往年有诸多相似,但不难看出,今年的作文题目也有重要突破,更加考验考生的价值判断和思维缜密度,同时彰显大语文的内涵。

  “今年的作文题目,一个特点是进入心灵底部最纠结的部分,向灵魂深处漫溯,并以此介入学生的人格建设。”毛继东说,先看全国一卷:一个孩子劝说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的父亲无果,于是报警请警察处理。要求学生写一封信。无论这封信写给谁,是父亲,孩子还是警察,都是情与理的辨析。劝慰是情,报警是理。劝慰不成后的报警是更高形态的情。考验学生处置人情事理上的认识和判断能力。

  再看上海卷的开掘更为深入:人的内心有坚硬也有柔软,如何对待它们将关系到能否造就和谐的自我。毛继东表示,这里涉及的是理性和情感如何在内心和谐相处的问题。人的内心这两股力量无时无刻不在消长、起落,时而和平时而斗争,摆布好它们的关系才能获得内心的平和宁静。“这其实是当代社会人们普遍面对的精神选择。”毛继东说。

  “追逐生活,贴近前沿,新型实用文体进入视野是今年作文题目的第二个特点。”毛继东介绍,北京卷的微作文里有短信、一句话书评、抒情短文等,全国一卷为书信,天津卷的题目是“范儿”,这些既是生活必备技能又被高频率使用,它们都在语文的半径里面,大语文的内涵得以彰显。

  “今年作文题目还有一个特点,同时考验价值判断的个性化和思维的缜密度。”毛继东表示,这类题目更有挑战性。

  比如福建省的题目,以“”为话题: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有时,走错路也是有意思的。如果没有走错路,就不会发现新的路;世上没有走不通的路,只有不敢走的人。“这三条路其实是一个递进关系:开路,变路,破路。”毛继东说,能够读懂的学生接下来可以依此作为思维路线展开,既可自成结构,也可以另辟蹊径,但前提是对上述递进关系有明晰的认识。

  湖南的题目:一棵大树与飞禽走兽的对话。飞禽和走兽都不同意带着大树看世界,大树长出果实让它们吃,以此实现了看世界的愿望。毛继东说,读懂这段文字可以悟出一个道理:不同的路径同样可以成就梦想。这样的价值判断要想使其自圆其说,接下来就要有缜密周延的论证或者故事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