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青:精神福利才是真的好福利
精神福利才是真的好福利22日,《北京社会心态蓝皮书:北京社会心态分析报告(2014-2015)》发布。蓝皮书指出,很多人在择业这一“职业探索期”会发现职业理想与现实往往存在较大差距,有高达81.9%的居民其理想就职单位与现实工作单位不相匹配;蓝皮书还指出,就为了达到工作目标所采取的手段来说(在工具价值维度中),北京居民最看重的是福利保障,其他按照看重程度依次为稳定性、薪酬、工作条件、工作时间,这一维度凸显了北京居民工作中的物质主义价值观。(《新京报》2015年8月23日)
就业中行业和工作单位理想和现实出现了强烈的落差,必然导致工作热情的降低,产生工作懈怠就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最后必然影响工作效率,直接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社会产出比的降低,其对社会生产力的羁绊可见一斑。
而注重工作中的物质保障,忽视精神利益,不能不说是一种急功近利的择业意识的折射,反映了全社会的就业莽撞。
在就业工作中,工作自由度越高,员工的工作热情越高,越能够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员工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越高,企业的未来员工工程越能够得到保障,放弃工作时间的要求和选择,无疑是一种本末倒置,得不偿失。
员工一味追求物质福利,客观上一方面倒逼企业不断逾越法制底线,另一方面,不惜践踏员工的劳动权益,导致劳资关系紧张,不和谐的劳动关系由此产生。
高明的企业,应该在给员工提供一定的物质保障的基础上,还要想方设法给员工提高精神福利,而且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员工会注重精神福利,毕竟,精神福利是真福利。
什么时候,企业注重给员工提供精神福利,员工逐渐抛弃物质福利,将精神福利作为更高的回报和追求,那么,企业就成熟了,员工的心态才能够趋于理性和回归。
让工作中的物质主义价值观少一些,让精神福利和价值观多一些,为此,企业幸甚,员工幸甚,社会就业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