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炜谈互联网监管:再好的车都要有刹车

11.09.2014  18:12

  互联网以其迅猛的发展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正因为如此,网络经济在未来还将上演怎样的故事引发着人们的广泛关注。在9月10日举行的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网络经济的未来”分论坛上,与会嘉宾围绕这种技术的未来与治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接近400万家的互联网站、6亿多的网民、13亿的手机用户、突破5亿的智能手机上网用户,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主任鲁炜用一系列数字说明了20年来互联网在中国迅猛发展的速度。当然,网络经济发展的“中国速度”还体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在世界前10强的互联网企业中,有4家是来自中国的企业;比如,中国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10万亿元,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20%。

  是什么推动了中国互联网的迅猛发展?鲁炜给出的答案是:开放的政策、有序的管理、科学的发展、企业极强的创新能力。“还要有一大批互联网精英的集聚。在互联网企业里,他们顺应中国改革开放的步伐、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适应了互联网的规律、探索了互联网的规律、把握了互联网的规律,让互联网更多地方便着人们的生活。”鲁炜说。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总干事安娜·布罗维特认为,互联网日益移动化,全球现在约有20亿人可以通过移动设备上网,由此搭建起了具备连接性、可获得性特征的平台,这是互联网繁荣的重要因素。

  但是,在迅猛速度的背后,安全性、可靠性、网络犯罪、网络战争等问题成了网络经济发展中必须迈过的坎儿。更重要的是,互联网无边界的快速传播给现行的治理结构提出了严峻挑战。

  “目前,我们面前最大的机会,是确立21世纪的治理模式。而这需要各个国家之间达成共识,然后通过这种共识来规范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首席执行官法迪·切哈德说。

  在高通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雅各布看来,互联网的解决方案需要从全球层面入手、需要各国技术人才间的沟通交流,因此,在一个互相信任的环境中达成共识、寻求解决方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对互联网的未知远远大于已知,要想形成一个新的治理空间,最重要的是求同存异,把分歧搁置下来、把共同点集中起来。”鲁炜还具体说明了“”的内容,包括互联网应该造福人类、互联网信息传播虽没边界但管理却有疆域、无论国家大小都要尊重其互联网主权、要把国际公共秩序与尊重每个国家的法律相结合等。

  “再好的汽车都要有刹车。”在鲁炜看来,重建互联网治理架构是必须的,但是必须建立在上述共识的基础上。他用6个字阐述了自己对互联网治理原则的理解:“多边”,互联网一定是多边的而不是单边的,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合作的力量;“民主”,互联网的发展是在世界范围内共同讨论决定的,而不是某个人、某个国家、某个利益群体说了算的;“透明”,互联网的治理规则必须让全世界知晓。“只有符合‘多边、民主、透明’的原则,才能使互联网发展从共识到共治、从共享到共赢,互联网也才会成为阿里巴巴的宝库,而不是潘多拉的魔盒。”鲁炜说。

  关于中国对其他国家互联网企业来华发展抱有怎样的态度,鲁炜也做出了回应。“我们要建设的是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互联网。因此,中国的开放政策不会变,只要守住了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维护中国消费者的利益这两条底线,我们欢迎所有的互联网企业到中国来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牛瑾)